《四库全书》中的四库是什么意思,《四库全书》的下落如何?

时间:2024-11-27 11:17:07

《四库全书》乃是中国最大的一部丛书。清乾隆年间,清朝国力正值康乾盛世的顶峰,乾隆怀着整理文化典籍和销毁“反动”书籍一公一私两个目的,组织大量人力财力,耗时近10年,编修了《四库全书》。其中共收书3 460多种,79 000多卷,36 000多册。而这么多的书整理在一块,总要有个章法,“四库”正是对这些图书的分类方法。“四库”又称“四部”,分别是经、史、子、集。这是中国自汉代以来形成的比较普遍的图书分类方法。《四库全书》的“四库”之下又分许多小类。经部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等;史部包括“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子部包括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著述,及部分佛、道典籍、古代小说等;集部包括楚辞、汉赋、骈文、唐宋诗词、元曲、历代文集等。

《四库全书》中的四库是什么意思,《四库全书》的下落如何?

纪昀像

 

《四库全书》中的四库是什么意思,《四库全书》的下落如何?

知识链接

丛书

简单说,丛书就是一套书,即在一个总书名下汇集多种单独著作作为一套共同出版的图书。它通常是为了某一特定用途,或针对特定的读者对象,或围绕一定主题内容而编纂。其中除了文丛的丛书名外,每都有各自的书名。就编著者而言,有整套丛书的编者,也有每自己的编著者。一套丛书一般有相同的版式、书型、装帧等,且多由一个出版者分次陆续出版。常见的有作者文丛、专著文丛、名著文丛等。比如“中国当代优秀长篇小说文丛”、“外国优秀童话故事文丛”、“村上春树全集”等。

古往今来的丛书,敢称为“全书”的,也只有《四库全书》了,因为它差不多是囊括了古代所有的图书。

《四库全书》修成后,乾隆命人抄成七部,分别藏于清代南北七大藏书阁,即紫禁城文渊阁、沈阳故宫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北四阁)和镇江文宗阁、扬州文汇阁和杭州文澜阁(南三阁)。之后,这七部《四库全书》伴随着康乾盛世的余光,在安定和荣耀中度过了半个世纪。此后,在中国近代连绵不断的战争炮火中,厄运不断。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经多次修补后恢复,但仍然散佚过半,目前藏于浙江省图书馆。文渊阁本原藏于北京故宫,后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部。文溯阁本1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现藏甘肃省图书馆。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本于1950年代被政府调拨到中国国家图书馆。总体算起来,七套《四库全书》目前还存三套半。

《百家姓》为什么按“赵钱孙李”的顺序排列,它只记录了100个姓氏吗?

《百家姓》相传由北宋初年吴越钱塘地区的一个书生所编撰。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两句一韵的短文,读来琅琅上口,易学好记,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其与后来的《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之所以按照“赵钱孙李”的顺序排列,并非依据各姓氏人口数量,而是受到当时政治的影响。

据宋人王明清考证,《百家姓》之所以将赵排在第一位,乃是因为当时宋朝皇帝为赵匡胤,赵乃国姓。而在宋朝建国之初,还另有政权并存。浙江有称王吴越国的钱镠,另外还有定都金陵的南唐后主李煜,所以钱、李二姓也被排在了前面。而据说编写《百家姓》的书生是钱镠塘人士,就将吴越王钱的正妃的孙姓排在了李姓之前,最终形成“赵钱孙李”的顺序。接下来的“周吴郑王”则都是钱镠的其他后妃的姓氏,而后面的姓氏安排都大抵受当时门第政治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流行世家门第政治的魏晋南北朝以后,人们非常重视姓氏,因为它往往代表了一个人的家族地位,是一个人参加社交活动的一个重要名片。唐代曾以政治地位排出过名门八姓,彼此世世通婚。因此姓氏排序也便不可马虎半点了。当时朝臣编撰《氏族志》时,曾按旧日大族顺序在最前面分别排出“崔、卢、李、郑”四姓,惹得唐太宗很不高兴。朝臣只好按新的次序重新排列,自然,李姓被排在了第一位。而明代所编写的《千家姓》,也将朱姓排在了第一位。

需要说明的是,《百家姓》中并非只有100个姓氏,“百”只是一种泛称,并且其具体的数目在不同的朝代也有所不同。最初的《百家姓》收录了411个姓,至元代,由于连年战火,留下来的版本残缺不全,数目有所减少;明代版本则又做了增补,记录总共438姓,其中408个单姓,38个复姓;清人又进一步增补到504个,包括单姓444个,复姓60个,便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百家姓》了。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