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中作弊的现象严重吗?

时间:2024-11-27 11:17:02

作弊现象自古便有。事实上,科举考试自诞生的那天起,便进入了一场千年的作弊与反作弊的斗智斗勇的较量之中。为获取功名,能够想得到的作弊手段,古人都已经想到。

古代科举考试中作弊的现象严重吗?

最古老最常规的手段便是“夹带”了。早在唐朝,夹带经文的方法已经被考生们发明,这种手段因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而被考生广泛使用。具体操作手段便是将经文藏在衣服、鞋袜、砚台、蜡烛、食品中,或者干脆写在衣物或身体上。古代用于科举考试作弊的“袖珍型”经书有的流传至今,上面以非常小的字体刻着“四书五经”中的重要篇目的摘录、讲解等。

而另外一个常用的作弊手段,便是替考了,古代称为“枪替”。这种手段在唐朝也已经出现。古代没有照相机,也不可能为几万考生一一画像,因此只要性别不错,即可入场。

因此对于“枪替”是防不胜防,以至流传有“入试非正身,十有三四;赴官非正身,十有二三”的说法。宋代著名婉约派词人温庭筠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枪替”。据说他就是因为以“枪替”出名,虽然才华横溢,但数次应试,都被主考官以品德问题刷下。民国初年的政要胡汉民,早年也是个“枪替”,曾在清末两次代人参加乡试,并且都中了举。

另外,一些有门路的人则在考试之前“买题”;还有人事先买通阅卷人,然后通过在考卷上做记号来取得好成绩;等等。

当然,针对考试各个环节,历代统治者也都有严格的防作弊手段。据说清代考生入场,连辫子都要解开检查,甚至肛门都要检查,以防“夹带”。而对于作弊者的惩罚也相当严重,按照《大清律例》,科考作弊者,要戴枷三个月示众,杖一百,最后发往边疆充军;而查处有人印刷与科举有关的袖珍书者,则株连九族。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秀才”,“秀才”一直是科举考试中最低最容易考取的功名吗?

关于“秀才”,人们对它的理解最重要的大概有两点。首先,这是科举考试中的最低功名;其次,“秀才”没有做官资格。但事实上,秀才并非一直是科举考试的最低功名。

“秀才”一词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原本并非属于科举功名的范畴,也不特指读书人,而是相当于现在的“俊才”、“英才”。根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可知,历史上贾谊是有记载的最早被称为“秀才”的人。

汉武帝时期,朝廷推行官员选拔制度改革,“秀才”与“孝廉”一起成为地方官员举荐的两种优秀人才。东汉光武帝时期,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秀才”改称为“茂才”,三国曹魏时期,又改回“秀才”。隋朝科举制度开科取士,最初也称作“取秀才”,这时的“秀才”是考中功名的所有人的指称。唐初,科举考试中设立秀才科,刚开始时秀才科第最高,因要求非常高,很少有人考取。后来秀才科被废除,“秀才”一度成为读书人的统称。宋时,凡是参加科举府试的人,无论考中与否,都称为“秀才”。

明清之际,“秀才”的意思逐渐固定下来。这时的秀才有一定门槛,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经过院试,取得入学资格的“生员”才可称为秀才。考中秀才之后,可以说是十年寒窗初步获得成果。进,可以去考取举人,一旦考中,便正式进入为官的士大夫阶层;退,则可以开设私塾,也算有了个正经职业。并且,秀才虽然没有国家俸禄,但可以获得一定的特权,比如免除赋税、徭役,可以直接找县官提建议等。于是秀才这个最低功名成了明清两代出身贫困的读书人科举考试的“歇脚所”。他们往往一边通过教书获得经济来源,一边继续考取功名。但因为竞争激烈,尤其清代时满族统治者排斥汉人做官,许多人也就一辈子呆在这个“歇脚所”了。清小说家蒲松龄曾以第一名中“秀才”,之后再也“晋级”不得,不得已才以写小说聊以自慰。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