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科举的八股取士是怎么回事,严格到什么程度?

时间:2024-06-24 05:08:07

我们经常听人说“八股文”害死人,那什么是“八股”,这种制度真有那么可怕吗?

明清科举的八股取士是怎么回事,严格到什么程度?

其实“八股”只是行文的一种体例,但它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密切相关。明代成化年间(1495~1487年),科举考试的方法做了变更,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称为“八股”,亦称“时文”“制义”或“制艺”。以后便承袭下来,格式愈益严格,而文章内容更加空泛。至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影响中国长达400多年。

八股文,是指文章由事先规定好的八部分构成。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破题,开首用两句点破题意。承题,用三四句或五六句承接破题的意义加以说明。起讲,用数句或十数句作为议论的开始,只写题大意,宜虚不宜实。入手,一二句或三四句,为起讲后入手之处。以下起股至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中心。这四股中,每股又都必须有两股排比对偶的语句,一般是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亦有联属者,共合八股,故名八股文。全篇总字数,顺治时定为550字,康熙时增为650字,最后改作700字。

八股文除了体例要求严格僵化外,从命题范围来讲,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试者还必须按四书五经的内容代圣贤立言,不能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八股文从形式到内容都严格到“僵死”的地步,任何人都无法施展,因而具很大的局限性,弊病十分明显。

然而明清取士,却以科举为重,而科举又以八股文为主,于是教育重心当然就完全放在如何教八股文与如何做八股文上了,这就严重束缚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八股文要求的排偶句式不务实,考试内容也仅仅是阐述清楚的“圣贤之言”,并不要求学子有任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造成很多考生闭门只读圣贤书,而对百姓和民间疾苦缺乏基本的观察力。最后考中的很多人并无真才实学,只是成为皇帝忠实的奴仆。

人们称正派的人为“正经”人,但古代却实指正“经”,它具体包括哪些经书?

生活中,“正经”与否就代表了一个人道德水准的高下。那么,“正经”具体何指呢?“正经”一说最早出现在唐代。唐代,政府规定除音乐、算学等专门性学校外,其他学校都以儒家经典为基本教学内容,并进一步将儒家经典分为“正经”和“旁经”。其中“正经”部分为学生必学之课,要求至少要全部熟悉,并精通其中的一部分,方可毕业。具体而言,正经又可分为“大经”、“中经”、“小经”三类。其中《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学制为三年;《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学制为二年;《周易》、《尚书》、《春秋公羊传》、《谷梁传》则被称为小经,学制为一年半。而“旁经”则是指《孝经》和《论语》,学制为一年。相比而言,学校对于“正经”的教学要重视得多,每一门经都有专门精通这一经的老师讲解,对学生学习“正经”的要求也比“旁经”高得多。

后来,随着儒家学说的演变发展,“正经”具体所指也有所变化。到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将《论语》提出来,与《孟子》、《中庸》、《大学》并为“四书”,加上《诗》、《书》、《易》、《礼》、《春秋》的“五经”,形成“四书五经”。此后,“四书五经”成为读书人奉为圭臬的“正经”。另外,历史上也一度有人将儒家的“十三经”都作为“正经”,而将其他“诸子”著作作为“旁经”的分类法。比如晋代的葛洪在《抱朴子·百家》里言:“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总体而言,因为儒家学说一直为统治者所推崇,这些“正经”变来变去也不出儒家“十三经”。

因为历代科举考试都是以这些“正经”为考试内容,对于“正经”的掌握水平决定了读书人的命运。因此读“正经”就包含有做官的可能性而被视为“正经事”,读“正经”的人也称为“正经人”,而读其他的书则被视为不务正业。

现在的“师范”院校很多,这个词语怎么来的,“师”和“范”的本义是什么?

“师”“范”两字,在中国由来已久,并且至今意思变化不大。“师”字,在夏朝时已经存在,考古发现的甲骨文中便有这个字。它是个会意字,表示“众多”之意,后来逐渐演变出老师的意思来。唐代的韩愈在《师说》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时,其“老师”的意思已经比较固定了。“范”,见于《尔雅》:“范,法也。范,常也。”《孟子》中有:“吾为之范我驰驱。”后人为之注:“范,法也。”可见,“范”,是“标准、楷模”的意思。

“师”“范”两字连起来用,最早见于西汉扬雄的《法言·学行》:“师范者,人之模范也。”南北朝时期,这个词便已经比较常见了,《后汉书·赵壹传》中言:“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言:“相如好书,师范屈宋。”这两处的“师范”,都是“学习的榜样”的意思,与现在的意思差不多了。

“师”“范”两字之所以连起来用,与中国儒家教育传统有密切关系。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在内容上,以伦理道德教育为根基;在方法上,则讲究身教,而非言教,所谓“言传身教”。因此,一个老师要让学生做到某条道德原则,首先自己便要做到。老师不仅是指导者(师),而且要是楷模(范),“曾子杀猪”的故事便深刻地反映了中国重视身教的传统。

到今天,“师范”指培养教师的中高等院校,而其深层次的含义,则可理解为“学高为师,身高为范”八个字。

 

 

明清科举的八股取士是怎么回事,严格到什么程度?

知识链接

曾子杀猪

这是记录在《韩非子》中的一个故事。曾子,名参,字子舆,孔子弟子中的七十二贤之一。

据说曾子的妻子有一天要去集市上,曾子的儿子跟在后面哭闹着非要去。她便对儿子说:“如果你听我的话回去,回来后给你杀猪吃。”儿子一听,便停止哭闹,乖乖回来了。

曾子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便去猪圈里将猪逮出来要杀。他妻子制止他道:“哄小孩子的儿戏话,你怎么当真!”曾子却说:“你当儿戏,小孩却并不当儿戏啊。小孩子不懂事,都是跟着父母学的,你今天欺骗他,便是教他欺骗;并且你今天欺骗了他,他以后就不会相信你了,你就没法再教育他了。”曾子最后将猪杀了。这个故事在历史上被当成“身教”的典型。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