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事儿没办好叫“砸锅”。人们为什么这么说,“砸锅”最初指的是什么,它因何而来?
“砸锅”一词源于戏曲行业,是戏曲界的行话。在戏曲表演中,经常出现不同剧种的演员同台演出的现象,人们称这种现象为“两下锅”或“三下锅”。这里的“两”和“三”指的是两种、三种;“锅”自然指的是戏曲。采取这种演出方式,并不是说各种戏曲杂糅在一出戏中演出,而是各戏种独立出演,保持自身戏曲风格,同台不同戏。
在戏曲发展过程中,“两下锅”、“三下锅”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通过这种形式,曲艺艺人们可以相互吸收借鉴其他剧种流派的表演长处,完善自身的不足。因而,“两下锅”、“三下锅”被视为戏曲界技艺交流合作的一项重要手段。
不同于上述表演形式,戏曲界还有另外一种“两下锅”。它是将两种戏剧风格融在一场戏剧中,即同一出戏剧中,前半场用一种曲风演出,后半场用另一种曲风演出。像这样的“两下锅”比较有名的戏曲有:京派名家梅葆玖与豫剧名家马金凤合演的《穆桂英挂帅》;京剧艺术家杨春霞与昆曲艺术家蔡正仁合演的《桃花扇》;京剧名家李宏图和汉剧名家李仙花合演的《蝴蝶梦》等。因这种演出形式并不常见,所以,戏曲术语中又衍生出了“钻锅”一词,指的是曲艺演员临时替代别的演员出演其他戏种角色。
随着曲艺被广大国人接受,戏曲行业的一些行话也在大众中流传开来。“砸锅”开始指曲艺行里的戏剧演出不成功,戏曲演员被观众喝倒彩,后渐渐引申为做事情失败。如今,人们早已经淡化了它在戏曲中的内涵,而专指事情办砸。
为什么用“不三不四”来指称行为不端的人,这里的“三”和“四”作何解释?
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会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学校里少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父母教育的没错,毕竟环境塑造人。可是,为什么那些行为不端的人就被称为“不三不四”的人了呢?
在《易经》中,每卦六爻,而三、四爻正好居于中间位置。所以有说人说:易经中的三、四爻意味着主体正道,有端正的意味。于是“不三不四”就有了行为不端的意思。《儒林外史》中胡屠夫说范进:“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可见,“不三不四”早成了贬义词,指的就是不正派、不像样子。
我们把私下请托办不正当的事叫“走后门”,这种请托真的是要从“后门”进去吗?
“走后门”一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意为请托办不正当的事情。但这种请托真要从“后门”进去吗?最早这个俗语又出自何处呢?
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这个典故出自北宋年间。相传哲宗死后,徽宗即位。时任宰相的蔡京为打击旧党,规定其子女不得出仕和入京,甚至诗文都不允许传播,这引起了一些官员的不满。一次蔡京问事,有个和尚要求离京出游,因其戒牒是哲宗年间的,即被令还俗;一个道士遗失度牒要求补发,因是哲宗年间出家的,立即被剥下道袍,复为百姓。这时,一个下属向其禀报:“国库今天下发了一千贯库银,也是哲宗时的钱文,如何处置?”蔡京略作思考后悄声说道:“那就从后门搬进来吧!”
这里明显含有讽刺蔡京的意思,“走后门”也因此而来。但也有认为“走后门”一词来自隋代。据酒徒新书《家园》中描述:隋朝官府衙门都是坐北朝南。如果职位很高,可携带家眷上任,则妻儿老小通常都被安置在衙门后宅里。日常公务活动,客人走前门,只有私交甚好的朋友或者晚辈才从后门进入。后来贪腐之风渐盛,请托者为了掩人耳目,就从“后门”进入。“走后门”一词也由此而来。
还有人说“走后门”一词来源于宋朝的包拯,由于当时前门守卫森严,守门官吏经常索要贿赂。于是包拯想出一个办法:打开后门,让老百姓可以随意来告状。这里的“后门”为褒义,有“方便之门”的意思。
由此可见,“走后门”一字意味着某种方便,最初可能不是贬义词。但由于很多交易都见不得光,经常通过“后门”来完成,久而久之就逐渐转化为一个贬义词,喻指利用不正当手段达到个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