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插艾蒿、剪“艾虎”的习俗。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那么插艾蒿、剪“艾虎”又是为了什么呢?
有这样一种说法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月中尤以五月初五这天毒气最重。相传,这天是天帝派天神向人间散播瘟疫的日子。不单天降瘟疫,世间的蛇、蜥蜴、蜈蚣、蝎子、癞蛤蟆等毒物也会在这天兴风作浪,一些妖魔鬼怪也会趁百毒入侵之时出来害人。
为了驱邪镇妖,人们将画有钟馗、张天师等图案的捉鬼降魔符咒贴在大门上;为了驱瘟解毒,人们还在符咒旁边挂上艾蒿等药草。后来,便形成了端午挂门神、插艾草、贴“艾虎”的习俗。
据说,“艾虎”是张天师的坐骑,是一头很有灵性的神兽,具有镇邪驱魔的法力。据《岁时广记》记载:端午这天,许多人将艾草扎成小老虎的形状,或悬挂于门前,或戴在身上;也有人用红纸剪出小老虎图案,粘于艾叶上,制成饰物佩戴,用来防毒除瘟。
另外,人们还会折些菖蒲、艾蒿等植物,悬挂在房门窗前。人们相信,这些药草与瘟疫毒虫相克,放在身边,可以保佑身体健康。古人这样做虽有迷信成分,但是其中不乏科学依据:艾蒿、菖蒲之类,久置于床前,散发出来的气味融合在空气中,确有驱蚊杀毒的功效。
古人认为,雄黄酒能杀百虫,治百邪,防百病。因而,在端午节还有用雄黄粉清洁屋子、用雄黄酒擦拭皮肤的习俗。
时至今日,人们虽然不再相信端午避邪除瘟的迷信说法,但作为传统文化,插艾蒿、剪“艾虎”的习俗依然被延续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