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妯娌”的称呼在民间由来已久,但是追溯它的来源,有这样一种说法:“妯娌”源自长江一带的方言。古时,人们将比较小的居室叫“小筑”。在民间,这样成排成栋的小居室很多,于是人们便把乡里的小居室称为“筑里”。通常,一个家庭中会有很多成员,大家住在一个院子里,因而,“筑里”又有了指代一家人的意思。
传统的家庭妇女,都要讲究三从四德,这也成为选择媳妇的标准之一。女人嫁进丈夫家,操持家务是主要的工作,所以,在“筑里”停留的时间最长的就是媳妇们。逐渐的,人们就将一家兄弟俩的媳妇称作了“筑里”。
随着人们叫法的改变,“筑里”一词也就逐渐被改成了“妯娌”。娌,有双、俩的意思,因而在使用过程中,“妯娌”便被视为两兄弟妻子的合称了。
除了外人用来指称两兄弟的妻子,兄弟妻子之间也可以互称“妯娌”。从古至今,妯娌之间向来风波不断。要想相安无事,除了兄弟间调和外,最重要的是妯娌们自己沟通。
为什么把结义兄弟称为“义结金兰”呢,这种行为与“黄金”和“兰花”有关吗?
在江湖中,通常志同道合的人会结成兄弟,雅称“义结金兰”。结义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要用“金兰”来形容结义呢?
自古,兰花就被视为高风亮节的代表。屈原在《离骚》中就多次提到采兰、佩兰、熏兰。那么,“义结金兰”中的“兰”是否指的是兰花呢?
据《周易》记载:“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说的是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可以折斧斩金;同心同德的人同出一言,就会让人像享受幽兰发出的香气一样,甘愿接受。从此,兰花也就有了指代同心协力、同心同德的人的意思。
而“金兰”一词,最早出现在《世说新语》中。其中说山涛与嵇康、阮籍一见如故,三人很是投缘,于是就结成了异姓兄弟。他们三人关系特别好,文中使用“契若金兰,固若金汤”来形容。
由此,后人将结拜行为称为“契若金兰”。有关结拜的风俗古已有之,结拜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但是结拜中,其他环节都可省去,唯一不能略去的就是换帖事宜。通常,结拜的人要将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等写于红纸之上,互相交换。最早,人们将这种互换的帖子称为《金兰谱》,誓言过后,按照《金兰谱》上所写生辰八字,兄弟相称。“义结金兰”便因此叫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