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外科整形手术出现在印度,这是古印度医学最令人震惊的成就之一。古印度医学典籍《妙闻集》对古印度的外科整形术作过非常详尽的描述。尽管像很多印度古籍一样,人们对这部著作的成书时间也很难有比较精确的认定,但多数学者都认为其诞生于公元前最后几个世纪。
也就是说,同现代医学相比,古印度的整形术是在2 000多年前出现的。这项技术之所以如此早地在古印度出现,也是缘于现实的需要。古印度人相信,拉长耳垂既有驱鬼辟邪之功效,还能够美化容貌,可谓一举两得。因此,孩子出生后,家长都要找专业的医师们给孩子进行拉长耳垂手术。根据《妙闻集》记载,医生们首先要在孩子的耳垂上钻出一个小孔,然后把软布塞在里面。如果耳垂上的孔洞没有感染,那么每隔三天都要被医生塞进更大的软麻布以及木环和铅坠,将耳朵慢慢拉长。
不过,这项手术也并非万无一失。一旦出现手术事故,患者的耳朵就有开裂的危险,医生就要对其进行修补手术。医生首先从患者的脸上切下一块活肉,然后用手术刀在准备再造耳垂的部位切上一个刀口,将脸上的肉移植到刀口部位进行缝合、包扎。这项手术在今天的印度仍然很流行,只不过移植的皮肤不是取自面颊而是耳后。
古印度有一项刑罚是割鼻子,被割掉鼻子的人希望重塑鼻子开始新的生活,因此鼻子再造术应运而生。《妙闻集》对手术的过程作了描述:医生首先从患者的前额切下一块叶形皮肤,在鼻梁上要留下一根“叶柄”,然后将这块皮肤包住两根充作鼻腔的人工导管,最后将这个人造鼻子缝合固定在面部。
古印度的整形术逐渐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阿拉伯首先掌握了这项技术后,又将其传播到地中海地区。1 400多年后,西西里人学会了鼻子再造术。18世纪以后,西方现代整形术出现。
红十字会的“红十字”标志从何而来?
红十字会是一个全球性的慈善救援组织,“红十字”是其专有标志,具有国际法上的效力。那么,红十字会的“红十字”标志究竟从何而来,它又是怎样成为红十字会的标志的呢?
说到“红十字”标志的由来,还要从红十字会的创立说起。19世纪中叶,欧洲战事不断,每场战争都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一次,瑞典银行家亨利·杜南在经过意大利的索尔弗利诺时,恰好赶上了法国、撒丁国联军与奥地利军队的一场恶战。杜南望着尸横遍野的战场和被伤痛折磨的士兵,马上决定组织当地的居民抢救伤兵、掩埋尸体。随后,一个伟大的想法产生了。
杜南提议,制定一个国际法律保护伤员,当战争爆发时,所有伤员都应该得到及时的救助,对战俘也要实行人道主义。这一提议得到了欧洲各界的广泛支持。很快,救援伤兵国际委员会成立了,这就是红十字会的前身。1863年,红十字会和日内瓦公约正式诞生了。为了表示对红十字会创立者亨利·杜南的敬意,红十字会标志特意选择了瑞士国旗的红底白十字翻转而成白底红十字标志,而杜南的生日5月8日则被定为世界红十字日。
自红十字会诞生以来,已经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为推动人道主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红十字标志也被赋予了极大的权威性和号召力。每当有战事发生时,带有红十字标志的车辆、物品及佩戴红十字臂章的人员都会受到特别的保护,而红十字标志使用者也要为交战双方的伤员提供救助服务。如今,红十字会的援助范围已经扩展到自然灾害援助、意外伤害急救、社会福利等多个领域,这也使得红十字标志出现在更多的场合,为更多的人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