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会让你更被信任吗

时间:2024-11-27 06:08:05

在大街上热情地挥手打招呼,却发现认错了人;演讲至高潮部分,却突然忘词;满心欢喜地上台领奖,却在众目睽睽之下摔倒……频繁出现的尴尬场面会不会让自己显得很不得体?为什么总是这么尴尬?不要怕,科学家告诉你,尴尬会让人显得亲和可爱,值得信赖。

尴尬会让你更被信任吗

◎表现出尴尬的人更利他

当人们做了傻事,觉得大家的目光里满是嘲笑批评的时候,就会产生尴尬的情绪,恨不得立刻隐身逃离现场。作为一种自我意识情绪,尴尬的产生取决于我们认为别人会怎么看自己的行为。

的确,尴尬的体验让人很是不爽。而且处于尴尬中的人会认为,自己其实很注重社会规则,只是马失前蹄罢了,渴望赶紧做些什么来挽回面子。于是,尴尬就成为了一种社会信号,表达出个体潜在的亲社会性(为他人谋福利)、忠诚以及乐于合作的倾向。

为此,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马修·伯格等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在一个实验中,他们请大学生作为参与者,并让他们想象自己置身于12个已设置好的尴尬场景(比如演出正精彩地进行着,你却鼾声如雷,引得众人侧目),并请这些大学生对自己在每一个情境中感到的尴尬程度打分。

之后,这些大学生参与者会完成一个独裁者游戏(在这个游戏中,研究者会给他们10张彩券,任由他们将彩券分配给自己和另一个人,分给对方的彩券越多,说明参与者越利他),并填写一份测量利他倾向的量表。

结果显示,这些大学生参与者感受到尴尬的程度与分配给他人彩券的数量以及利他倾向都呈正相关。

◎人们喜欢与表现出尴尬的人合作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更青睐于具有亲社会性倾向的同伴,他们亲善、合作、自我牺牲。结交这种亲社会性的同伴,在原始时期利于生存繁衍,在现代社会则利于互惠双赢。

人们往往习惯通过肢体动作、表情等载体,识别一个人是否具有亲社会性的特质,从而决定与之交往的方式。因为社会性情绪(比如同情、感激、爱)以其自发产生、难以伪装的特质,成为传递亲社会性信息的媒介。

如果说尴尬能传递出个体亲社会性的信息,并及时被他人捕捉,那么我们就可以大胆推测人们更乐于与表现出尴尬的人合作。

尴尬会让你更被信任吗

◎验证这一假设

为了探究这一假设,马修·伯格等人开始着手实验了。在一个实验前,研究者先将大学生分为两部分,他们让一部分大学生参与者观看一段内容尴尬的视频,又让另一部分大学生参与者观看一段内容不怎么尴尬的视频,并让他们各自完成了一份测量亲社会性倾向与反社会性倾向的问卷。

结果显示,这些大学生参与者一致认为在内容尴尬的视频中出现的人物,不论男女,亲社会性都更高,反社会性更低。人们好像能够接收到表现尴尬的个体默默传递出的亲社会性信号。

在另一个实验中,研究者分别向3组大学生参与者呈现尴尬、骄傲和中性情绪的图片,并安排这些大学生参与者对图片中人物所体现出的亲社会性程度进行打分,之后,完成一项信任博弈游戏。

这个游戏与上文提及的独裁者游戏相似,参与者(A)拥有一定数目的资金,可以将其任意分配给另一个人(B),而且一旦决定分配的数目,B 得到的这笔资金会立刻变为原来的3倍。之后,由B选择回馈给A多少钱。

如果A不信任B,可以选择不把钱分给B,或者思考一番后,只给B一点钱,但绝不会把较多的钱给B。因为万一B忘恩负义,A就亏了。如果A信任B,觉得B会投桃报李,那他可能会给B多一些,这也体现出人际交往中的互惠倾向。实验者通过A分配资金的数目,衡量他们信任与合作的意愿。结果表明,这些大学生参与者认为表现尴尬的个体更有亲社会性,因此在信任博弈的游戏给他人分配更多的资金。

一些进化论的观点认为,亲社会行为是内化社会规则之后的副产品。遵守规则、乐于牺牲为人们赢得信任和支持。

这么说来,人们乐于选择与亲社会性个体合作互惠,共同进步。真是想不到,尴尬也能传递出个体亲社会性的讯号,促进利他行为的产生,成为增加合作与被选择的筹码。所以,与其还在为生活中屡改屡犯的尴尬事儿烦恼,倒不如糗一点更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