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已经开始相信一件事,那么你就会主动寻找能够增强这种相信的信息,乃至不顾事实。这样,一旦我们有了某种偏见,我们就无法改变主意了。
◎病情恶化的陷阱
几年前,W先生在科西嘉岛上度假时生病了。那些症状是他所不熟悉的。眼看着疼痛与日俱增,最后他决定去检查一下。
当W先生来到医院时,一位年轻的医生开始在他的肚子上按来按去,然后一个椎骨一个椎骨地摸。渐渐地,W先生感到这位年轻的医生不懂医术,但又不敢肯定,只好听任他折腾自己。
检查结束后,这位年轻的医生掏出笔记本,说:“你需要吃抗生素。每次一粒,每日3次。在你的病情好转之前,会先恶化。”
W先生听了很高兴,终于有检查结果了,就拖着疲惫的双腿返回了酒店房间。没几天,疼痛果然加剧了。W先生心想看来那位医生知道他在讲什么。
5天后,当痛苦依然不减时,W先生打电话向医生咨询,对方给出这样的答复:“请将剂量提高到每日5次,还会疼一阵子的。”W先生依然按要求做了。
又过了两天,W先生打电话给急救中心。医生查明是盲肠炎,立即给他 做了手术。“见鬼,你为什么等了这么久?”术后医生问他。
“病情变化完全符合预测,因此我信赖那位年轻医生。”W先生答道。
◎不见起色的营业额
让我们再举个例子。有一位首席执行官,他的公司营业额跌到冰点,营销人员毫无积极性,营销活动屡屡无效。无奈之下,这位首席执行官聘来一位顾问,请这位顾问分析公司的情况,费用为每天5000欧元。
顾问检查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销售部门缺乏想象力,品牌定位不明确。虽然我可以为你纠正过来,但不可能一蹴而就。问题非常错综复杂,需要慢慢解决。在好转之前,营业额还会下滑。”最终首席执行官聘用了这位顾问。
一年后,这家公司的营业额果然下滑了。第二年也是。顾问一再强调,公司的发展正好符合他的预测。3年后,营业额继续不见起色,这时首席执行官终于解聘了这位顾问。
◎确认偏误,让我们寻找肯定自己的理由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那位科西嘉的医生完全是一窍不通,估计是个临时护理人员,结果W先生成了“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的陷阱的受害者。
使用这个花招会大大有利于一个对专业一窍不通或对事情没有把握的专业人员,就如故事二中的顾问,如果情况继续走下坡路,就证明了他的预言是正确的。如果情况意外地好转,客户开心,顾问则可以将好转归功于他的能力。不管怎样,他总是对的。
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确认偏误,也被投资大师查理·芒格称为“避免不一致性倾向”——人们更可能寻求对已知证据的确认而避免考虑相反证据。
◎屡见不鲜的情形
如果你帮过一个人,你会因此而更喜欢他吗?虽然听起来不大符合逻辑,但答案很有可能是肯定的。原因很简单,从心理学角度讲,人们更倾向于不改变原有印象或意见,因此,当我们帮助一个人以后,往往会倾向于收集这个人的正面信息以证明这个人是值得帮助的。
美国独立战争的领袖、杰出的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曾经巧妙地运用了这一点。当富兰克林还是费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时,为了得到某个重要人物的垂青,于是他经常设法请那个人帮他一些小忙,比如,向他借一。从此以后,那个大人物果然更加欣赏和信任富兰克林了。
在投资领域,这种情形同样屡见不鲜。比如,当你买入一只股票或基金时,只要看到同样看好该股票或基金的文章或评论时就会格外兴奋,哪怕写文章的人是一个你平素不太喜欢的作者。
◎“确认偏误”——别想说服我
坚持己见当然不是理性的做法,而且也可能导致糟糕的后果。为了避免出现这些后果,我们不得不在很多场合采取特别措施,比如,如果有人说“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你脑子里就应该敲响警钟。
在投资领域,我们也需要同样的机制来避免自己形成“思维定式”。为此,我们需要善于不断检查自己的决定,推翻自己的错误想法,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观点和新证据。
事实上,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就喜欢标榜自己在投资领域的过人之处,不是因为他能多次判断准确,而是因为他比大多数人能更为及时地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修正或干脆放弃。而这种做法恰恰是其成为一名“理性投资者”的前提。
不过,请注意一点:确实有那样的情形,先是再次下滑然后回升。事业的转换很可能会耗费时间,一个企业的重组也很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所有这些情况,人们很快就能看出措施是否有效。里程碑是明确的,是可以检测的。所以,请你望着里程碑,而不是望着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