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更多反而是更少

时间:2024-11-27 05:53:05

为什么我们永远作不出完美的选择?为什么说在存在无限选择的年代,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为什么更多反而是更少

◎头晕目眩的选择

现实生活中,不管做什么事情,可供参考的意见太多,可供选择的余地太大,反而并不是什么好事,常常会使我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K先生的妹妹和妹夫购买了一套毛坯房,从此他感觉自己与这对夫妇再也无法正常交谈了。两个月来,K先生发现妹妹的所有话题都离不开卫生间的地砖,从陶瓷、花岗岩、大理石到金属、人造石、木材、玻璃和胶合板,可供选择的材质简直是五花八门。K先生还从未见过妹妹这样痛苦过。

“选择范围实在太大了。”K先生的妹妹说道,接着她双手抱头,又埋首于她随身携带的地砖花色目录中了。

K先生是个喜欢琢磨和研究事情的人,他做过一个统计调查,结果发现,他家附近的食品店里有24种酸奶、33种红葡萄酒、14种清洁剂。在网络书店亚马逊上,供应着数百万种图书。不仅如此,今天的人类有数千种职业、500多种心理疾病、5000多个度假目的地,可供选择的种类之多简直是前所未有,自然是看得头晕目眩。

◎为什么选择越多,我们反而无所适从

然而,选择多却是个进步的标尺。有所选择是将我们与计划经济和石器时代区分开的东西,有所选择令人幸福。但这也有一个“度”,过多的选择反倒会降低生活质量,专业术语称之为选择的悖论。

美国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在其著作《不满指南》中说明了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有三:

第一,选择范围太大会导致人们无所适从。为此,他做了一个试验,在一家超市摆出24种果子酱,顾客可以随意品尝并打折购买这些产品。试验第二天,超市只摆出6种。结果,第二天卖出的果子酱要比第一天多10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商品品种很多时,顾客根本无法作出决定,于是就干脆什么也不买。使用不同的商品重复进行这一试验,结果同样如此。

第二,选择范围太大会导致作出更差的决定。如果你去问年轻人,他们选择生活伴侣的标准是什么,他们会列出所有令人尊敬的特性:智慧、善良、风趣、好身材和善于沟通和交流。可是,他们在选择时果真考虑了这些标准吗?

从前,在一座不大不小的村庄里,年轻小伙子约有20个潜在的同龄女性可供选择。在这些女性中,大多数他上学时就认识,因此也很了解。而今天,在网络约会的时代,他有数百万名潜在的女性伴侣可供选择。当他面对如此多的选择,男性的大脑干脆就将各种复杂情况浓缩成一个唯一的标准——好身材。

第三,选择范围太大会导致不满。你如何能够保证从200个选项中做出完美的选择?答案是:你不能。因为选择越多,你在选择后就越没有把握,因而也就越不满。

为什么更多反而是更少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总之,你要明白,你永远作不出完美的选择,而且也无法做出在事后看来无懈可击的选择,因为事情的发展永远有无数种可能性。既然如此, 何不满足于一个适合你的“好答案”呢?在存在无限选择的年代,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另外,在面对矛盾选择时,我们要依据一个统一的标准,或者一个最高的价值取向或指导原则,这样进行选择时才不会困为受到过多影响而不知所措。否则,可参考的意见越多,我们越会失去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