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各种电影电视剧的粉丝来说,剧透都是一件恼人事儿。和朋友一块儿吃饭,却发现他们在讨论最新一集自己还没来得及看的电视剧情,是捂住耳朵还是起身离席?实际上都不必。
◎其实你喜欢被剧透
美国心理学最新研究发现,提前知道剧情的发展并不会毁掉当事人看电影或者电视剧的体验。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克里斯滕菲尔德和里维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剧透并不会毁掉一部剧。就算是魔幻和悬疑类故事,提前知道剧情反而会提高观看的感受,这和人们的预期大大相反。
克里斯滕菲尔德和里维特进行了3个实验,按照悬疑、魔幻和文学三大类选择了12个小故事,又将每个小故事稍动手脚变为三个版本:原版(无剧透)、文前剧透版(在故事前面添加一段剧情简介,透露了故事情节)和文中剧透版(在故事中间,安插同一段剧情简介,看起来像是故事原本的一部分),并且每个故事的每个版本都请30位没有读过这些故事的参与者阅读。
研究发现,文前剧透版的故事更受读者欢迎。提前知道恶人终将被绳之以法的情节并不会影响阅读魔幻故事的质量。此外,虽说文学研究类作品并不像其余两类受欢迎,但读者读起来,还是更喜欢剧透版。
◎其实情节对你的吸引力没那么大
为什么剧透实际上却更受欢迎呢?或许答案和研究无关,但非常简单:因为情节的重要性被高估了。克里斯滕菲尔德表示,人们往往以为是跌宕起伏的情节才让故事更有吸引力,但实际上情节如何发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文字本身。情节只是作者写下去的理由之一,就像莫奈的作品中,《睡莲》并不仅是表现睡莲,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意境。
剧透还能让欣赏故事变得更简单。心理研究发现,人们更乐于欣赏那些易于理解的事物。里维特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一旦你知道故事情节将如何发展,便扫清了理解障碍,欣赏故事的过程会变得更加愉快,也能更好地从中感受到故事的深层意义。
其实,这项研究的发现与我们平时的生活体验并不矛盾:最喜爱的书看了一遍又一遍仍然爱不释手,观看一部新电影还不如把最爱的电影重温一遍来得精彩。
◎其实悬念的效果没那么好
对于人类来讲故事是极为重要的,人类的这一喜好催生了如今数十亿计的电影电视产业,故事也是不同地区的人们传递社会观念的重要渠道。虽说如此,但它的重要性并不在于故事的悬念。
克里斯滕菲尔德和里维特认为,人们在其他方面对悬念的认识可能也是错误的。也许,生日礼物还是用透明纸包装好;求婚戒指也没必要藏在女友的蛋糕里。悬念到底有没有用尚不清楚,其实只要是真心,姑娘基本上也会点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