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往往会有这样的认识:商品的价格会随着价值的增加而提高,价格越贵,质量就越好,价值就越高。所以,当人们购物时,会不由自主地想买质量好、价值高的商品,这就自然地运用了“昂贵等于优质”这种思维定式去判断商品的价值。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野蛮的逻辑
研究人员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找来10个人(非品酒专家),请他们去品尝5种红酒,品尝完后并让他们对红酒做出评价。品尝之前,研究人员将这些红酒分别贴上不同的价位:50元、80元、100元、120元、150元。品尝完之后,价格高的红酒更受人们的欢迎。
实际上,在这个实验中,150元的红酒出现了两次,一次标价150元,一次标价80元;120元的红酒也出现了两次,一次标价120元,一次标价80元。可是这10个人都没有能够品尝出来,大家都认为标价高的最好喝。
我们对药物疗效的评价也经常这样。比如,有两种中性药物,它们不会起到止痛效果。研究者告知服用第一种药剂的病人这是刚上市的新药,对缓解疼痛有很好的效果,价格是每盒60元。有87%的人说自己的疼痛得到了明显缓解。研究者又告知服用第二种药剂的病人这是缓解疼痛的药,价格是每 盒10元,结果只有50%的人说疼痛有所缓解。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购物时有个习惯,总喜欢买同类商品中价位最高的,在他们看来,价格越贵的东西质量就越好。
◎“价格贵=东西好”
许多研究表明,人们在对物品的质量拿捏不准时,经常会使用这一范式。价格本身成了质量的评判标准。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因此,人们不经意地就把这条规则提炼成了“价格贵=东西好”。
一般而言,这一公式向来是管用的,因为物品价值高,价格也会涨;较高的价格通常反映了较好的质量。当人们进行消费行为时,发现自己想要质量好的物品,但对物品没有太多了解的情况下,便很自然地用上了价格这一准绳。
事实上,模式化的自动行为在大部分人类活动中相当普遍,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能力,将每天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相关的方方面面都辨识出来,分析出来。因此,我们会频繁地利用我们的范式或首选经验,根据少数关键特征把事情分类,日后一旦碰到这样那样的触发特征,就会不假思索地做出反应。
有些时候,它是一种有效的行为方式。但是,有些时候人的行为并不适合所处的情境,因为即便是最准确的范式和触发特征都不可能每次都管用。因此,在我们消费时,一定要理性消费,不要被商品的价格给忽悠了。贵的不一定是质量最好的,便宜的也不一定是质量差的,关键是适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