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伴侣来自一个不正常的家庭环境,那么他在童年时多半没能和抚养人形成安全的依赖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没救了。伴侣艰难的成长环境绝不能作为对方在恋爱中对你不好的借口,因为在不良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却决定好好对待伴侣的人不在少数。虽然艰难的成长背景不能作为立刻将把对方判出局的依据,但你应该仔细寻找对方身上不安全的依赖模式,毕竟遇到喜怒无常或漠不关心的抚养人并不是出于他们自己的意愿。从理论上来说,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为何会有人对自己深爱的人产生恐惧感呢?如果你不属于安全型的人,那么认清一段恋情,坚韧不拔地与自己抗争,明知越靠近就会在分别时越受伤,却还能鼓足勇气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这些都是要经过时间历练的。之所以需要时间,是因为在你的大脑尚无能力去分析促成不安全依赖模式的人和事之前,这些理念就早已在你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了。
然而,有关依赖模式的研究表明,虽然比例很小(11%),但一些焦虑型或回避型的儿童的确是可以经过后天努力成功转型的。我们不要奢望那些极度焦虑或回避型的成年人能够很快地改变他们的依赖模式,但如果你的潜在伴侣愿意敞开心胸接受对他们感情行为方式的批评建议,愿意根据这些信息做出调整,并选择能够帮助他们在感情中拿出最佳表现的环境,那么你也应该停下来想一想,这段感情或许真能朝着永远的幸福进发呢。
对想要在感情中更好地处理压力的回避型成年人而言,他们首先需要达成的目标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停止逃避。如果他们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他们至少有可能意识到,在感情出现不确定因素的时候,并非人人都会选择离开。而对于试图在感情中拿出更好表现的焦虑型成年人来说,他们第一步要做的可能会有稍大一点儿的难度,即不要害怕。我想,不再相信天长地久,并因此不给自己拥有这份美好体验的机会,这或许是世界上最大的悲剧了。在下一章中我们会看到,想要与有些焦虑、回避、神经质或不大友善的伴侣和谐相处,关键就在于用健康和能够长久维持的方式来帮助他们调整对待爱人的方式。
一个孩子该如何面对自己深爱的人突然离去的现实呢?就像我们在本章中看到的一样,孩子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感受到父母之爱的不可靠性。每年都会有数以百万计的父母因感情或地理原因抛弃自己的孩子,为了自己的利益追求事业、新欢或是其他上瘾的事物。对认知能力有限的孩子而言,无论意图如何或环境如何,核心的问题都是一样的:“面对所爱的人在情感和身体上一次次离我而去的威胁,我该如何处理呢?”
安全型的儿童和成年人几乎不会对他人给予关爱的能力与意图产生怀疑,因此,他们能够没有顾忌地对重要的人投入感情。例如,米加善于观察自己的父亲,也深爱着自己的父亲,但在训练场上各自忙着各自工作的时候,米加并不需要步步紧跟着他。米加可以与训练员、教练以及球员轻松自如地交流,因为他相信自己的父亲会在他有需求或眼看就要闯祸时保护他、照顾他。
我觉得,那天在曲棍球场上,如果是一个焦虑型或回避型的孩子可能不会像米加那样处理问题。因为这样的孩子在看到所爱之人离去时,会在身体和心理上受到极大的刺激和痛苦。这些孩子本身并没有错,但他们会在此时将应对与抚养人之间不完整关系的处理方式搬出来,这样一来,焦虑型的孩子便会彻底崩溃,而回避型的孩子则会紧闭心门。
在危险面前,米加用安全型依赖模式带给他的自信心武装自己,从而有勇气采取行动、以最快速度找到了自动体外除颤仪。通过这种方式,他比站在边线上的所有人都更好地照顾到了朋友的需求。而他这种看待人与人关系的方式,将让他在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丈夫和父亲。
比赛结束时总教练问米加,去取自动体外除颤仪的决心从何而来。而米加的回答很简单,他说:“我只是管好了我的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