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及研究人员对于依赖模式与恋爱关系的研究结果之前,让我们先对你及你的恋人的依赖模式做一个测评。在下文中,我会为大家的测评结果做出解释。有关成年人依赖模式的评估方法很多,有的是问卷形式,有的是与心理学家共同进行标准化问答的形式。辛迪·哈赞及菲利普·谢弗在丹佛大学进行的研究算是有关成年人依赖模式及恋爱关系相关研究的始祖,而以此研究为基础衍生的测试方法也是比较简便的一种。哈赞和谢弗给实验对象看了三段简短的文字,并让他们回答其中哪一段能够最准确地表述他们成年人后的情况。我将这三段文字放在下文中,请大家好好考虑哪段文字能最准确地描述出你和你的恋人成年后的情况:
第一类:我比较容易与人亲近,也容易依赖他人和被人依赖。我不会经常担心自己被抛弃,也不常担心别人与我太过亲近。
第二类:我有些不适应与他人过于亲近;我不大相信别人,也不允许自己去依赖别人。如果有人太过接近,我会感到紧张,恋人也常常希望我以超越我所能适应的程度更加亲近他。
第三类:我觉得别人不愿意像我期望的那样亲近我。我经常担心我的伴侣并不是真心爱我,或是不愿意和我在一起。我希望能与另一半合二为一,而这种渴望有时会把对方吓跑。
测评孩子依赖模式最可靠也最为常见的方法,要数陌生情境法。通过详细了解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明白依赖模式会对人的一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由鲍比的得意门生玛丽·梅因发明的陌生情境法的理论基础是:如果被依赖的主体会给孩子提供安全感和关爱,那么对于任何依赖模式的孩子来说,抚养人的离去都会给他造成伤害。在这项研究中,一位母亲坐在实验室的正中,腿上放着她的婴儿。当婴儿脑后墙上的灯光熄灭时,母亲会跟随研究人员的指示将婴儿放下,不发一言地离开房间。就像梅因和所有为人父母的人预测的一样,婴儿的情绪越来越差,开始哭了起来。
而两分钟后母亲回到房间后发生的事,才是陌生情境法的重头戏。研究人员要求母亲抱起婴儿并给予安慰,这时,婴儿通常会通过以下三种方法中的一种来回应与抚养人的重聚:
1.安全型婴儿会较快地停止哭泣。他们能从母亲的陪伴中得到安慰,也会表达适当的情感。安全型的孩子相信他们的抚养人会陪伴在自己的身边,也会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而让他们镇定自若地回应爱与亲近。如果想象一下这种类型的孩子的心灵独白,那么我们可能会听到:“你虽然离开了,但你又回来了,所以我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2.回避型的婴儿也会较快地停止哭泣,但他们看上去有种不以为意和不屑一顾的样子。回避型的孩子决定一开始就不倾注太多的感情,因此在抚养人靠不住或疏忽大意的时候就不大容易感到失望。当母亲回来的时候,回避型孩子的内心独白或许是:“你走了关我什么事,反正我也不需要你。”
3.焦虑型的婴儿不大容易很快止住啼哭。他们会将负面情绪延续下去,对母亲缠着不放,在这种不顾一切的纠缠行为的间隙,他们还会对母亲表现出怨怼之情。他们的内心独白可能是:“你一离开,天都塌下来了,求你别再走,你的离开让我真的好生气。”
接下来,有趣的事情发生了,这也就是我们要在陌生情境法中观察的第二个重要行为。在房间中摆满了玩具,这些都是研究人员事先选好位置,在距离母亲或近或远的地方摆放的。这些玩具能够激起孩子的兴趣,而研究人员想要测量出孩子为了玩玩具愿意离自己的母亲多远。不要忘了,陌生情境法的第一步是要求母亲离开从而对孩子造成惊吓。因此,看到一些孩子愿意爬下母亲的大腿来探索周围的空间,这样的一幕是挺有趣的。在与回到身边的母亲共处几分钟之后:
1.安全型的孩子会从母亲的腿上爬下来,然后开始探索周围的空间。他们先从离自己最近的玩具开始,每过一会儿就要回头看看母亲,时而会捡起一件玩具,向母亲展示自己的新发现。
2.回避型的孩子也会从母亲的腿上爬下来,但他们的速度要比安全型的孩子更快。回避型的孩子在探索屋里的玩具时移动速度最快,探索范围也是最远的。但是,他们并不会时常回头看母亲,也不主动分享自己的发现。他们是单独行动的。
3.焦虑型的孩子会花很长时间才从母亲的腿上爬下来。即便在爬下来之后,他们的探索范围也很有限,而且还会以近乎神经质的频率回头看自己的母亲。他们小心翼翼如临深渊,生怕母亲会再次离开他们。
有关于依赖理论的基本命题就是,孩子们需要明白他们能够在有压力的时候依赖自己的抚养人,而这正是陌生情境法的高明之处。让母亲从实验一开始就离开房间,可以让孩子处于心情低落的状态。接下来,通过观察母亲回来后的情形,研究人员便可判定孩子是否将他们的抚养人当作稳定、慈爱且能保护和养育他们的人。在安全型孩子的心中,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关心无微不至。回避型的孩子则会觉得,反正抚养人不可靠,因此又何必在意呢。焦虑型的孩子则会通过纠缠和吵闹的方法防止母亲再次离开。在孩子们对抚养人的可靠程度有了多次体验之后,这些与抚养人之间相处方式的心理模式会逐渐成形,从而成为所有亲密关系的模板。
研究人员不止一次地发现,他们可以通过婴儿在陌生情境法中的行为预测出他们在其他背景中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比如他们在开学当天母亲不在场的情况下与老师的关系,以及和同学们在操场上出现矛盾后的应对方法。安全型的孩子对亲密关系应对自如,回避型的孩子不会与很多人建立亲密关系,而焦虑型的孩子则无法判断到底是该对别人缠着不放还是将其他人拒之于千里之外。
大家可能会认为,孩子在陌生情境法中的行为和一些与你有过恋爱关系的成年人的做法非常相似。的确,纵向研究向我们提供了可靠的证明,说明人们在童年时期形成的依赖模式与其在成年后表现出的依赖模式之间存在持续性。大家可能已经猜出来了,依赖模式测评中的第一段文字形容的是安全型,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是回避型和焦虑型。对儿童和成年人依赖模式的描述之间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是因为依赖模式在人的一生中都存在很强的连贯性。
伊利诺伊大学的格伦·罗伊斯曼和他的同事以“依赖模式在长时间内的稳定性”为题,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有关依赖模式的稳定性有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安全型的孩子能否成长为安全型的成年人,二是不安全型的孩子是否会成长为不安全型的成年人。罗伊斯曼和他的同事发现,虽然依赖类型会随着时间推移出现波动,但总体来说,人们在孩童时期拥有的依赖模式通常也就是他们成年后的依赖模式。通过陌生情境法被归为焦虑型或回避型的孩子中,只有11%的人在19岁时转变为安全型。
对同一批实验对象进行的另一项研究发现,这57名参与实验的孩子在成年后再次受测时,有21人已因虐待或创伤失去了他们的安全型依赖模式,而依赖模式从不安全型转为安全型的人只有6人,这不得不说是可悲的。虽然孩童时期和成年后的依赖模式可以改变,但非安全型孩子为安全型成年人的概率要比安全型孩子转为非安全型成年人的概率小很多。
在探讨成年人依赖模式和恋人的选择问题时,最适用的纵向研究或许要数伊利诺伊大学的克里斯·弗雷利及其同事进行的两项实验了。在长达45周的时间里,他们对382名参与者的依赖模式进行了每周一次的测评,观察他们的依赖模式随着时间推移能否保持稳定。他们发现,焦虑型以及回避型的依赖模式在这段时间相对稳定,这也又一次印证了择偶中“所见即所得”的定律。
在所爱的人身边,安全型成年人的心率及呼吸都会减缓。换句话说,爱人的存在有平抚心情的作用,而这也或许会让自己愿意留在他的身边,与爱人多相处一会儿。当所爱的人不在身边时,安全型成年人的应对方法更值得我们注意,他们相信自己所爱的人终会回到身边,给予他们爱和关心。因此,他们只凭借对爱人的念想便能够保持平静和满足。
在爱情这样正能量的东西面前,有的人竟然会不正常地惊慌失措,这的确让人难以理解。在向对方敞开心扉的前提下,拥有焦虑或回避型依赖模式的成年人偶尔也能够体会到伴随着爱情而来的平静感。然而,拥有非安全型依赖模式的成年人在亲密关系中所遇到的难题在于,与人亲密以及付出爱的感觉会引发恐惧感以及失去爱人的担忧。因此,当实验对象受研究人员启发,在实验室中想起所爱之人(比如双亲和恋人)时,其中的焦虑或回避型成年人便会出现恐慌反应,而这种反应可以通过其身体反应表现出来。仅仅是对所爱之人的想法,就能引发心跳加速、呼吸变短以及肌肉紧张等“战或逃”的应激反应(是对爱人死守不放还是放弃这段感情)。这些身体反应其实就是付出爱以及被爱之人的反应方式让你产生的一种条件反射,即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就会离你而去。这种爱与恐慌之间的快速切换,会引发人们启用根深蒂固的应对方式。
焦虑型成年人会紧紧依附对方,然后又因太过靠近而恐慌,继而愤怒地拉开距离。我们不难理解,被爱的一方一旦开始拉开距离,焦虑型成年人又会开始紧紧依附,而这场拔河似的恶性循环也就开始了。面对越走越近的亲密关系,回避型成年人会通过紧闭心门或远离爱人的方式拒人于千里之外。这种方式听起来让人既可叹又困惑,而感情中的当局者更是会捶胸顿足又全然不解。
在有些人看来,回避型成年人在压力下表现出的淡然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内心坚忍或非常成熟,但这种表现正是回避型成年人在童年时一次又一次面对抚养人的疏忽大意及其所创造的恐怖且难以掌控的环境时学到的应对方式。尚未完全独立的孩子心中的简单逻辑或许是:“如果你不去亲近别人,那么他们的离去也就不会让你那么伤心了。”回避型孩子和成年人通过长时间建立起来的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防御心理,会让他们在即将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时发出许多警报,从而激活内在的应激反应,从情感上把他人隔离在一个安全的距离之外,以避免分离和失爱所带来的近乎无法承受的恐惧感。如果我们的目标是要在情感上筑起保护墙,那么这些策略便是行之有效的。研究人员发现,回避型成年人的工作时间较长、在工作上比别人更努力、认真恋爱或结婚的概率较低,这表示他们因意外失去所爱之人而痛心疾首的概率也较低。
克里斯·弗雷利和菲利普·谢弗进行的一项研究,巧妙地展示了回避型依赖模式在成年人中的表现形式。研究人员在机场内找到一些情侣,问他们是否愿意完成一项包括依赖程度测评在内的心理测验。之后,他们向情侣道谢,并假装测验已经做完。实际上,他们在情侣们开始登记时便进行观察。就像陌生情境法对婴儿所用的方法一样,这项实地的观察研究能够表明成年人是如何面对离别所带来的威胁的。在不面临分别(也就是双方一同登机)的情侣中,在回避型依赖模式上得分高的人反而会表现出较多的关心和较少的回避行为。换句话说,在没有面临与情人分别的威胁时,回避型的人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回避的表现。然而,当情侣面临分别时(也就是两人中有一人要飞走),回避型的人的肢体接触、关心体贴行为较少,回避行为则较多。因此,在分别面前,回避型的人可谓将回避行为表现得淋漓尽致。有趣的是,焦虑型的依赖模式与寻求接触或悲伤等观测标准并没有什么联系。在实验中,焦虑回避型的人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对悲伤的自我报告结果,越偏焦虑型的人内心的悲伤也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