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如何选择恋人的

时间:2024-11-23 05:53:07

我对两性关系进行的研究表明,许多矛盾重重的恋人都难以回忆起当初恋爱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一点着实出乎我的意料。在2007年的《咨询心理学》杂志中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帕特丽夏·弗雷泽和我召集了47对正在恋爱中的恋人来到实验室,想要研究恋爱中的情感及矛盾的处理方式。我们让实验对象在5分钟内回答“你的恋人最初吸引你的特质是什么”这一问题,以此调动恋人们的积极情绪。而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这个问题许多人都答不出,其中有的人简直被这个问题搞得一头雾水,只得相视而坐,缄口不言地苦苦挨过这难熬的5分钟。借用一位实验对象的话来说:“某天你会惊醒过来,在心里纳闷为什么会喜欢上这个人并和这个人厮守这么久。”

我们是如何选择恋人的

恋爱是如此的错综复杂,让人意乱情迷,如果你想不起当初让你坠入爱河的因素到底是什么,也无可厚非。还没等回过神来,你已经和恋人相恋两年,甚至已经结婚二十载了。后退一步,思考一下恋爱的初衷,或许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安娜是怎么看上“那样的人”的了。

两个初次见面的人一见钟情,决定努力经营这段关系,这时,一段恋情便开始了。若要了解两个人在恋情中是如何结合的,我们不妨参考一下许多读者在小学时都接触过的一项科学定律。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艺术课老师布置给我一项作业:用水彩把我家的房子画出来。当时,在画好了我居住的用褐色砂石建成的房子之后,我还想在房子的周围画上一圈白杨树。但不巧的是,我发现水彩颜料盒里的绿色水彩不见了。一幢少了绿树环绕的屋子哪还能算得上家呢!我顿时觉得万念俱灰,懊恼地把顶着西瓜头的脑袋埋进两只小手里。艺术老师看到了我这位年轻艺术家的纠结,她走到我的书桌前,蹲下身来,柔声地向我借用我的笔刷。

她用我的笔刷蘸了一点儿黄色颜料,点在一张便笺纸上,又蘸了一些蓝色颜料,与黄色颜料混合在一起。看着绿色的颜料跃然眼前,我还以为目睹了一场奇迹的发生。当然,这并非什么奇迹,只是一项基本科学定律的呈现而已——有些东西只有在把两项截然不同的因素相结合后才会出现。

同理,只有两个人结合在一起之后,我们才能比较清晰地看到这段恋情的发展情况。两个人组成的恋爱关系并非是简单地相加,而是两个人特质相结合的产物,是由两个人的结合而催生出的新产物。因此,当两人初次见面的时候,我们很难预测出他们的未来。借用前文中的例子,一开始我们所能看见的,只是你是“黄色的”,而你的伴侣是“蓝色的”罢了。

社会心理学家阿特·阿伦与他的同事策划了一项有关亲密感的视觉实验,将两个人在恋爱关系中的结合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阿伦和同事想用图像来测量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于是让情侣们看了两个圆圈组成的画面。其中,有的圆圈完全没有重叠,有的则完全重叠在一起。情侣们对于两个圆圈重叠程度的判断,与他们在恋爱中的亲密度以及恋情能否撑过3个月都具有相关性。

我们是如何选择恋人的

图2–1 自己与恋人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

两个圆圈之间的重叠程度可以表示本人(即自己)以及恋人(即恋爱关系中的另一人)在恋爱中的亲密度。研究人员常常会用“本人与恋人的乘积”来表示两个圆圈交叠的区域,而非“本人与恋人之和”,这种方法让我们看到,恋情是你与恋人各自的特质相互作用的独一无二的产物。用乘积来表达的方式告诉我们,你与恋人在恋爱中的亲密关系并不会让你们失去自我,恰恰相反,与恋人之间的互动会让你们激发出新的可能。举例来说,一对情侣,其中一方创造力十足,另一方则做事认真严谨。如果两人能协力合作,通过他们各自的特质相互影响,这段恋情很可能会让他们斩获良多。

你与恋人身上独有或固有的品性,被心理学家称作“特质”。人们常常考虑到的一些恋人特质,涉及体征、能力以及性格等方面。特质指的是某人身上固有的特征,因而比较便于发现。

表2–1

我们是如何选择恋人的

从实验对象的少儿时期一直追踪到他们的中老年时期,经过精心组织的纵向研究表明,人的特质在一生中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外向的孩子很可能成长为外向的成年人,喜爱寻找刺激的青少年在退休后则大多成为脾气暴躁的老人。人们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期望自己的恋人终有一天能够把旧的习性摒弃掉,更离谱的是,期望依靠结婚生子给恋人带来巨大转变的人亦不在少数。凭恋人在恋爱前几年的表现,你就可以推测出你们同居、结婚、成为知己,或是有了孩子之后的日子是什么样的。特质的稳定性到底是好是坏,这就要看你所选择的恋人身上的特质到底是什么了。

话虽如此,但在恋爱一开始就能准确读懂恋人的特质并非易事,因为当两人的亲密关系刚刚展开的时候,那股特殊的化学反应会让人激情澎湃。恋情刚开始时的痴迷,常会让恋人以及这段恋情在你的眼中被罩上玫瑰色的光环,社会心理学家桑德拉·默里及约翰·霍姆斯称此现象为正向错觉。

坎特伯雷大学的加思·弗莱彻及帕特里克·科尔,对48项有关恋爱关系中正向错觉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他们把这些研究结果归纳在一起,想要看看“情人眼里出西施”是不是绝大多数研究结果的共同之处。他们发现,无论是对恋人以往性格和行为的评价,还是对这段恋情未来走势的预测,作为恋爱者的实验对象给出的答案都要比朋友、家人或研究人员这些局外人更加乐观。默里和霍姆斯还发现,恋爱双方都会选择策略性的自我呈现,也就是说,他们会展示自己的优点并且掩饰缺点,而这对于“情人眼里出西施”的错觉而言,无疑又蒙上了一层迷雾。

所以说,在恋情开始的时候,有不少因素都在混淆你的视听,让你难以对恋人和这段恋情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在生理层面,我们要提防内啡肽的掺和;在心理层面,我们被正向错觉蛊惑着;除此之外,恋人还会在刚开始的几个月对你展现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这些因素都让恋人的积极特质凸显了出来,但随着你与恋人的不断亲近,之前隐藏着的特质便趋于明显了。

我们是如何选择恋人的

图2–2 有些特质只有随着亲密度的增加才会显现

这些研究让我们看到,恋爱竟会如此严重地削弱我们的判断力。这样看来,众所周知的“爱情似毒药”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视角来看,驾车冲出热恋的迷雾到达理智彼岸的做法并非上策。在恢复理智之前,把车钥匙交给比你更明理的旁观者可能是个更明智的选择。但是,能够驾车带你摆脱重重热恋迷雾的人只有你自己。

要等到热恋的迷雾散去,策略性自我呈现的眼障被掀开,感情矛盾的不和谐之音彻底奏响,有时需要整整几年的时间。在恋人看到对方的真面目之前,两人的关系可能已经步入正轨,为抽离设下了重重障碍。有了同居、养狗以及结婚等约定,即便恋爱双方矛盾激增,也无法轻言分手。结束一段不成功的恋爱关系,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期盼,而在这时,人们总会懊恼自己没有尽早地预料到这类灾难性的收场。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识别那些可以预示恋情走向的特质,就能在恋情发展之初看出灾难的前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