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象就是择优录取
假设造化弄人,一架载有25名单身男性和25名单身女性的飞机,因故障迫降到了一个孤岛上,他们从此与外界失去联系,永远也无法离开孤岛,并且岛上的环境足以让他们生存下去,你觉得这25名男性和25名女性找对象的问题好解决吗?
估计你会说容易,答案也许正是如此。因为研究发现,当选择变少时,人们更容易珍惜每个选择机会。
心理学家们给单身的男女们,每人发一张可供他们选择的约会对象名单,并让他们从中选择出自己满意的对象。发给A组的名单上有4个人,发给B组的有20人。等到他们约会结束后,心理学家们发现,从4人名单中选出约会对象的A组,对约会对象的满意度比B组更高。
选项多了人们更不容易珍惜,也更不知道怎么选,这也许是当今都市里单身大龄男女多的原因之一。
都市化进程使几百万上千万的人集中在一个城市,仿佛人们可以选择的对象资源是无穷的。
借助互联网,这一切也变得好像是可行的,国内三大婚恋交友网站,几乎每家都会着重宣传自己有几千万会员。
要是真的有无穷的资源可以运用,人们当然可以慢慢选,慢慢挑,于千千万万人中找自己心中的他。人生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魂牵梦绕的事情?但人们真的是有无穷的资源可以选吗?
答案要令很多人失望了,人们不但没有那么多资源可以选,而且人人都在孤岛上,选择的余地都和孤岛上的25名男性或25名女性差不了太多,只是太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虽然很多都市里有几百万上千万的人,交友网站上也有上千万的人,但当前一个适婚的人可以相亲并有点了解的人数能有多少呢?
我们假设一个人一生从出生到死亡每天什么事情都不干,专门用来相亲,算下来,这个数字也不是无穷的。按每个人的平均寿命是75岁来算,人的一生总共是27375天,即便每天都可以见一个相亲对象,可以见27375人。
这当然不现实,相亲不是人们来到这个世界的唯一目的,人们不会一辈子什么都不干,每天都在相亲。人们相亲一般是从觉得自己到了该结婚的年龄时才开始的。按25岁开始,相亲到35岁,每周相亲一个人,10年是520人。
这还只算了相亲这一次见面,不包括相亲后再见几面,有些交往几个月的。假设每个相亲对象平均见两次就剩260人。如果是见3次,只剩173人。
假设遇到喜欢的会交往试试,了解上几个月,按照3个月一个算,也只能了解40个人。如果有某几位谈个一两年后分手了,可能会占去三四年,最后算下来,可以有所了解的人也只能是20多个。
这与孤岛上的人,有什么区别吗?
在实际情况中,很多人虽然对爱情充满了渴望,但对恋爱这件事情也并没有这么积极。我从学员中了解到的情况是,目前为止接受过我培训的几万人中,只有1位到目前为止相亲人数超过100,其他人平均值也就20多人,并且这里说的还只是相亲20多人,而不是了解20多人。
我们不是在孤岛上吗?
我们在孤岛上,因为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在一个信息有限孤岛上,能够和你发生交互的人是有限的,能够有所了解,让你考虑要不要在一起的人,更是有限的。
既然我们都在孤岛上,找对象是不是应该会变得容易些呢?
如果你按照孤岛上人们找对象的方法,当然会容易。问题是,很多人不这么找。
在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性的爱人形象,自己对爱情的所有美好向往都寄托在这个形象上,所有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寄托在这个人身上。甚至会相信他就是某个特定存在的人,他一定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等着自己,或许他也在找自己。
如果能找到他,所有心中的苦闷就都可以向他诉说,所有经历的苦难心酸就都值了,所有的孤独和寂寞都会消失,美好的生活将会从此到来,直到永远。
为此在人海中苦苦寻觅,看到、感觉到像是自己的另一半的人停下来,尝试去了解他,走进他,也让他走进自己。找不到就继续寻找。
这场景不是在找一个从未谋面的恋人,更像是自己在茫茫人海中与他走散了似的。在人群中看到一个或许只是背影像他的人就走过去,或拉过来打量一番,看看是不是自己的那个他。不是就马上放开,继续去拉住下一个人,也不管这些被自己拉过又放开的人什么感觉。
按照这个样子,这个理想爱人往往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大众形象了,也不是一个可以择优录取的异性了,而是仿佛世间只有一个,找起来当然不易。
其实找对象这件事情,如果你想要对方有高学历,即便要求是博士,也不罕见;如果你想要对方有高收入,即便要求年薪百万,也不罕见;
如果你想要对方有好的相貌,即便要求长得像明星,也不罕见。
但你想要在几百万或几千万人里找到一个特定的人,即便你不在乎学历、不在乎收入、不在乎长相,也犹如大海捞针一般艰难。更何况,很多人并不是不在乎学历、不在乎收入、不在乎长相的。这种情景已经很难说清楚是在找对象,还是FBI在排查连环杀手了。
孤岛上找对象的方法,不是心中有一个理想的爱人形象然后去排查,而是在现有资源里择优录取。这有点像招聘,设置好基本条件之后,在前来应聘的人中,录取条件最优秀的那个。
即便是国务院在全国招考公务员,也是一个原则,择优录取。如果这一次只招一个,录取第一名。招两个,录取前两名。而不是设置一个标准,看谁符合,没人符合就都不要。
也许,容易找对象和不容易找对象的人,区别就在这里,对于积极的人来说,像FBI在抓逃犯,对于一些不积极的人来说,更像是在等逃犯自首。一个依据“理想原则”,符合了才要。一个依据“现实原则”,积极主动认识更多人,然后择优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