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吃得更科学-健康处方
吃和一个人的成长、发育、活动、学习关系密切。而饮食问题不再是“吃饱了没有”或“好不好吃”,而应吃得是否有营养、是否合乎维护身体健康及学习消耗的需要。
1.中式早餐宜略加改进早餐我们习惯吃得清淡。稀饭、酱菜,从营养学观点来看,这种食物无法提供足够的精力,至少要加个鸡蛋或肉松。
那么吃中国典型的早餐:烧饼、油条、豆浆,好吗?浙江金华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张仙平说:“炸油条用的多是回锅油,易产生致癌物质,但少吃并无妨,但最好加个鸡蛋。豆浆很有价值,可多饮用。”
2.晚餐宜少,但要平衡道理很简单,晚间消耗少,吃得太多无法消耗掉。积存在体内易变成脂肪。
“晚餐宜少”的原则是:饮料宜少,甜点宜少,“鱼虾胜过鸡鸭,鸡鸭胜过牛肉,牛肉胜过猪肉。”简单的“混合型食物”符合饮食平衡原则。如:水饺、菜肉包子,或炖个汤,如排骨海带、冬瓜(或萝卜);牛肉烧胡萝卜、马铃薯;加一两个下饭菜也很好,儿童保健专家俞静芬主任说:“最理想、最受欢迎的还是我国传统的三菜一汤。”
3.“匮养”食品和饮食习惯各种高脂糕饼点心及高糖食品几乎不含盐类、维生素、纤维素和蛋白质。因而营养界把它们叫作“匮养”食品。儿童多吃这类东西感觉饱腻,营养较好的食物反而难以下咽了,而实际处于半饥饿状态。家长一直认为孩子爱吃甜食,其实不是这样。美国戴维斯医生在进行小儿自我选择饮食试验中发现,小儿选甜食的数量是完全适中的。
酷爱甜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在无意之中养成的。
如为了让孩子把蔬菜吃完,就说“不吃菠菜就别想喝汽水”等。
4.安排合理的餐间饮食孩子们在正餐之间要吃些零食。如果食物对头、时间合适、方法得当,是不会影响正餐或造成进食问题的。
水果、果汁和菜汤易消化,引起龋齿的可能性最小。牛奶在胃里存留时间较长,影响下顿正餐的可能性较大。不过,年幼儿童一顿饭吃不下几口,下顿饭时间未到就已经饿得头昏眼花,这时给他们喝点牛奶往往可收到奇效。牛奶消化慢,正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精力,下顿饭精神一好,胃口也就大开。
糕点有三个缺点:热量太高、缺乏营养、损伤牙齿。因而不是餐间理想食品。手工面点较好。
餐间饮食时间不应迟于下次进餐前一个半小时。
有些父母抱怨孩子不好好吃饭,老想吃零食,这个问题并不是因为父母对孩子吃零食宽容造成的。正好相反。俞静芬主任说:“根据我的观察,这些父母个个都喜欢催逼孩子吃饭,而且不愿给孩子零食。正是这种催逼,破坏了孩子的饮食。
孩子一坐上餐桌,胃口就先倒了。一旦挨过正餐时间,胃里的感觉恢复正常。一个健康的空肚子必然要做出反应——讨东西吃。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仅靠控制零食,而应设法把正餐变成一种美好的享受,能逗得孩子也像看见零食那样口水直流。
什么叫正餐?正餐就是专门用来诱人开胃的食物。”
5.怎样才算合理饮食我们不能光凭一种食物的热量、维生素或蛋白质含量来衡量它的优劣。我们在热量较高和热量较低的食物之间以及在饮食的其他各方面力求达到平衡。如果过分注意某个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就极易出问题。
对孩子的合理饮食,父母的任务仅在于大致了解哪些食物搭配在一起可以组成合理饮食,以及孩子对某些食物感到厌腻时用什么东西来代替它。究竟各类食物吃多少才适宜?
南京军区总医院儿科硕士夏坤提出的“1,2,3,4,5原则”可参考:①一个水果;②两碟蔬菜;③三匙植物油;④四碗饭或等量换面食;⑤五种蛋白质(每天至少吃一两肉、一两鱼、一块豆腐、一个蛋、一杯奶)。
归根结底是6个字:合理、自然、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