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绳枪与燧发枪-各式各样的枪

时间:2024-11-12 13:08:08关键词:火绳,各式各样的枪

火绳枪与燧发枪-各式各样的枪

我国发明的火药以及利用火药作能源的管形火器,在13世纪以后,经伊斯兰教国家传入欧洲。这些欧洲国家从战争中认识到管形火器确实威力很大,于是纷纷学习制造火药和火器,加之他们的工业技术一般都比较发达,使得以火枪为代表的管形火器得到了迅速发展。

火绳枪与燧发枪-各式各样的枪

公元1326年以后,欧洲国家已经制造了用火药发射的管形火器,即通常所说的点火枪。到了15世纪,英国作战中开始使用一种带火绳的枪,叫做“火绳枪”。

这种火绳枪用一根铁制的圆筒作枪管,不过比较短。与铁圆筒末端相连接的是一个便于手握持的木托。在枪管的右侧装有一个弯钩,钩的一端开槽,用来插入经过硝酸钾处理的大麻编织成的缓燃火绳。射击时,用手转动弯钩,使火绳引燃火药,进而将膛内装的弹丸发射出去。它所装的弹丸是一些不规则的铁块和铅粒等,而且是从枪口装入枪膛的。

人们在使用中发现,这种火绳枪操作使用不便,难以控制点火时机。于是,对火绳枪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击发机构,即用扣动扳机的方法点燃的火绳一端伸向点火药池,以引燃膛内火药,将弹丸发射出去。

火绳枪装上用于击发的扳机,比改进前提高了一大步,而且这种击发机构对后世枪的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这种枪的火绳在气候潮湿时难于点燃,影响使用。另外,在作战使用时,每支枪上总得拖着一根燃着的火绳,既容易暴露目标(特别是在夜间),又操作麻烦,同时还难于进行正确瞄准。因此到后来,它不得不让位于剪掉火绳辫的燧发枪。

火绳枪与燧发枪-各式各样的枪

欧洲是在16世纪出现燧发枪的。它是利用燧石(即通常所说的“打火石”)与铁片摩擦打火的方法来引燃火药,进而将弹丸发射出去,所以取名为“燧发枪”。这种枪在结构和使用性能上,都比火绳枪有很大的进步。

剪掉火绳枪上的这条“辫子”,看起来挺简单,实际上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人们经过不断的试验研究,最后才想到用火石(即燧石)、火镰打火来代替火绳,这前后经过了差不多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

用铁器对火石进行碰击摩擦,即可产生火星。古代就是用这种方法取火的。燧发枪也得利用这种方法来引燃火药,以完成发射动作。

在燧发枪的击锤上,夹着一块燧石,用来代替火绳。当击锤向上张开时,击发机构为待发状态;扣动扳机后,击锤解脱,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使击锤带动燧石向下打击药池,从而产生火花,将火药引燃。

这种点火方法的最大优点是,使用方便,结构灵巧,再也不用拖着一条点燃着的火绳进行射击,而是像现在用枪射击一样,随时扣动扳机即可将子弹发射出去。

另外,在燧发枪出现的同时,相应地产生了新的击发装置结构,如击锤保险弹簧、枪机等。可以说,燧发枪的结构和作用与现代枪更接近了。

这里还应该说一下,燧发枪的枪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枪,包括火绳枪,枪管内表面是光滑的,叫做滑膛枪。这种枪在发射时,由于枪弹和枪管内表面之间有缝隙,不能很好地密封火药气体,所以射出的子弹距离近,准确性也较差,有时子弹会在空中翻跟头。

到15世纪末期,德国人已将滑膛枪改进成有一条条凹槽的线膛枪。不过,那时的膛线还是直线型的。即使这样,在发射时用软铅制成的弹丸能嵌入膛线,使火药气体产生的压力得到充分利用,结果是弹丸射得远,打得准。此后,“膛线”这个名词就产生了。因为膛线的英文译音为“来复”,所以这种线膛枪也叫做“来复枪”。

来复枪后来,一个名叫德尔文的法国军官,于1828年制成了一种新型线膛枪,称做“德尔文步枪”。这种枪的最大特点是将直线型的膛线改进成旋转型的,弹丸也由实心的球形弹改为圆锥形的长弹。虽然这种枪还是从枪前面装填火药,但其射程和射击准备性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曾称赞德尔文步枪是“现代步枪之父”,说明这种新结构步枪在枪械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火绳枪与燧发枪-各式各样的枪

当然,德尔文步枪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以后在使用中不断得到了改进。例如1848年出现的米涅式步枪,就是在德尔文步枪的基础上改制成的。它将德尔文步枪上的药室取消了,并将实心长弹改成中空式的,但仍从枪管前面装火药,所以还是属于前装枪。

前装枪的缺点是,枪弹在枪管里经过的行程长,装填速度自然要慢,而且装填时需要将枪管竖直,射手操作动作较大,容易暴露目标。另外,这种枪的擦拭保养也不方便。人们在长期使用中发现,如果将枪弹从枪的后面装入,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于是,就有人开始研制这种“后装枪”了。

1835年,普鲁士人德雷泽试制成功一种新型的后装枪,叫做“后装针发枪”。这种枪主要采用了一种作了较大改进的枪弹,即用药筒制成弹壳,然后将弹丸、发射药和底火一起装在纸制弹壳内,构成了最早的定装式枪弹。使用时,用枪机从后面将子弹推入枪膛,然后用手扣动扳机,枪机上的击针就撞击弹壳,击燃底火,将火药引燃,最后将弹丸推出枪膛,所以也叫做“后装单发枪”。

这种后装针发枪,采用击针刺燃底火的方式,以及定装式枪弹,都和现代枪很相似,说明了德雷泽枪和枪弹对后世枪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

19世纪60年代,英、美等国就开始设计制造后装连发枪,并相继装备军队使用。此后,许多国家竞相制造,因而出现了种类较多的枪。

中国在1867年制成了美式后装单发枪,子弹为铅弹,药筒有纸和金属制两种。后来到19世纪70年代,中国已能仿制生产多种后装单发枪,曾先后仿制了五响快利、五响黎意、九响斯宾塞、五响哈乞开斯等后装连发枪。

后装连发枪的特点是,设有储存子弹的弹仓,通常也称作“弹巢”。根据弹仓在枪身上的位置不同,一般分为前托弹仓、后托弹仓和机巢弹仓。例如英式九响斯宾塞枪,其弹仓位于枪的后托,故称“后托弹仓”。弹仓有固定式和可卸式两种。固定式弹仓使用较广,它可容纳5发子弹,采用弹夹作装弹工具,可一次将子弹全部装入弹仓。使用弹仓明显地缩短了装弹时间,因而提高了发射速度,使射速达到每分钟10~12发。

从前装枪到后装枪,是枪的发展史上又一大进步,同时也表明枪弹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这些都为近代枪及其弹药的问世创造了有利条件。

真正比较完善实用的枪,是德国人毛瑟在1865年制成的,叫做“毛瑟枪”。它首先采用金属弹壳和直动式枪机,使枪在射击时可以自动待机和闭锁弹膛,从而在结构上更趋完善合理,性能也进一步得到提高。因此,毛瑟枪是枪械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后来的步枪也一直沿用着它的结构原理,可见它对后世枪的影响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