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罗廖夫-世界航天人物

时间:2024-11-12 10:08:02关键词:罗廖夫,世界航天人物

科罗廖夫-世界航天人物

1907年1月12日,科罗廖夫出生在乌克兰瑞特米尔城的一个教师家庭。当他9岁时,举家迁往敖德萨。在离他家不远的地方驻扎着一支海上飞行中队,科罗廖夫经常到飞行中队去玩,这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向往航空的种子。

科罗廖夫-世界航天人物

科罗廖夫在青年时代信奉这样一句座右铭:既要造出飞行器,又要驾驶它上天飞行11923年,他参加了克里米亚航空协会的滑翔机飞行小组,翌年设计出了自己的第一架K-5滑翔机。他早年父亲去世后,家境贫寒,靠半工半读自学掌握了一些高等数学和航空学科方面的必备知识和理论基础。1924年,他进入基辅工学院的航空气动力学系深造。这个选择既是他个人的志向,也符合时代的要求,因为当时苏联国内流行一个群众性的口号:快搞出飞机来!早在1913年,在科罗廖夫度过少年时代的敖德萨就已建起一座飞机制造厂,培养了一批飞行员。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受到蓝天飞翔的熏陶,并立志献身航空事业。因此,他在基辅工学院的两年大学生活里,醉心于制造滑翔机,兴致勃勃地学习飞行。

1926年,科罗廖夫转学到莫斯科包曼高等技术学院。在这所著名大学里,他有幸成为飞机设计大师图波列夫的一名学生,他的聪慧和敏锐受到老师的垂青和赏识。科罗廖夫的毕业设计选择了轻型飞机这一课题,获得了优异成绩。许多年之后,图波列夫在回忆这位名望不在他之下的学生时说:“科罗廖夫是当时毕业生中的出类拔萃者。他才华出众,只要稍加指点和培养,就能有所成就。那时无论是他的个人品质,还是设计才能,都给我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科罗廖夫大学毕业后正式进入莫斯科中央空气动力学研究所图波列夫设计局工作,成为图波列夫心目中出色的飞机设计师。但他自己已不满足于制造在大气层中航行的飞机,他的理想是到宇宙空间去旅行。1929年,他到卡卢加聆听了航天鼻祖齐奥尔科夫斯基关于宇宙航行的一席话后,顿时就异常冲动地说:“从现在起,我的目标是冲向遥远星球!”

科罗廖夫-世界航天人物

1930年科罗廖夫参加组建喷气推进研究小组,开始从事喷气技术应用前景的宣传和人员组织工作。1932年7月,他接替灿德尔任这个小组的负责人,转而从事实际的研究和设计。1933年这个小组与列宁格勒气动力实验室合并组建喷气推进研究所,年仅26岁的科罗廖夫任科研副所长。在科罗廖夫领导下,该研究所制定了宏伟的发展规划,包括弹道火箭和有冀巡航火箭的结构设计实验,以及研究借助火箭的载人飞行装置。他对实现太空飞行满怀信心,曾说:“搞喷气飞行器是十分困难的,但却是很有意义并可获得成功的,困难终将被克服,不过需要作很大努力才行。”他认定了火箭技术的发展方向,若干年后便胜利地扬起了宇航的风帆。

科罗廖夫在1936年前领导研制了PⅡ-212和PⅡ-318有翼火箭,设计了有人驾驶的火箭飞机。就在他踌躇满志向火箭研制冲刺的时候,1937年开始了肃反扩大化,他受到曾主管军事装备工作的图哈切夫斯基案的牵连,同图波列夫等人一起被押送到西伯利亚罚做苦役。这位正当而立之年的火箭设汁师悲愤地离开了自己心爱的火箭事业。

在卫国战争时期,苏联迫切需要飞机,首先启用著名的飞机设计师图波列夫,由他在监狱工厂组织飞机的设计和生产。图波列夫了解到科罗廖夫的境遇后,深感惋惜,极力保荐他到自己所在的156号监狱工厂,协助从事飞机设计工作。1942年,科罗廖夫负责设计了战斗机的火箭加速器,研制了重型轰炸机的起飞加速器,而且他自己充当试飞员进行驾机飞行。有一次,科罗廖夫用ⅡE2型轰炸机对火箭加速器进行飞行试验,液体火箭发动机突然炸裂,飞溅的碎片击中了他的头部,他带着满身血迹从飞机里被救出来。科罗廖夫头缠绷带躺在医院里,对去看望他的朋友们说:“好在我亲自参加试飞,否则就无法了解火箭起飞时的真实情况,重要的是要找到发动机爆炸的原因。”科罗廖夫就是这样忘我、乐观、专心致志地从事当时前线所需要的工作。

战后,科罗廖夫被派往德国接收V-2火箭的设备和资料。之后他把仿制与过去的研制结合起来,提出了研制新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减轻火箭结构质量、解决返回大气层的气动力问题、制造密封舱和生活保障系统等问题,应用了新的设计原理,如头部分离技术、自携式燃料箱和非稳定组合式方案等,还改进了控制系统、发动机装置和无线电遥测系统,取得了很好的实践经验。1946年8月9日,科罗廖夫被任命为苏联第一枚弹道火箭的总设计师。他具有卓越的组织才能和技术权威,不辞辛劳地组织科研生产,协调有关企业和部门之间的关系,还亲赴渺无人烟的伏尔加荒原踏勘和建设火箭发射场。1947年10月18日,科罗廖夫领导研制的第一枚弹道火箭首次试验成功,标志着苏联的火箭技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科罗廖夫-世界航天人物

科罗廖夫脚踏实地地攀登火箭技术高峰,一步一步地实现他对宇宙航行的理想。1949年,他发起用火箭对大气层的研究,同年5月21日清晨,第一枚地球物理火箭P-1A发射上天,达到预定高度,火箭上安装的两台质量各为85千克的仪器,获得了高空飞行的新数据。随后他选择了两只小狗充当第一批航天使者,把它们装在生物火箭的密封容器里,成功地发射到110千米的高空,并安然无恙地返回地面。到1957年5月,科罗瘳夫设计局研制的一种新型单级地球物理火箭,已能把2.2吨的有效载荷发射到212千米的高度。

1953年5月,科罗廖夫开始领导研制P-7洲际弹道火箭。他根据齐奥尔科夫斯基关于“火箭列车”这种多级火箭的思想,提出了用串联和并联的方式组成两级火箭来实现洲际射程和发射人造卫星的设计方案。这个计划得到批准后,他在领导紧张的设计和研制工作的同时,于1955年6月在咸海附近实施建设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与此同时,科罗廖夫与吉洪拉沃夫一道,提出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建议,支持吉洪拉沃夫关于第一颗卫星的设想。他认为,第一颗卫星的外形应当简单而富于表现力,要近似于自然天体。在人们的意识中,它将是人类航天时代开始的永恒象征。他还指出:“我们不能忽视目前进行的试验所具有的历史意义。无线电发射机应该有这样的波长,让世界各地的无线电爱好者都能够接收到它的信号。重要的是要计算好第一颗卫星的轨道及光学性质,使地球上所有的人能亲眼看到它的飞行。”1957年8月21日,科罗廖夫的夙愿终于实现了。这一天成功发射了P-7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几星期后的10月4日,他利用P-7洲际导弹改装的“卫星”号两级运载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空间轨道运行,开创了人类航天活动的新纪元。德国火箭元老奥伯特在目睹这一震惊事件后,发表文章写道:“人类感谢取得这一成就的人,他肯定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实现了我们多年来为之奋斗的梦想。”

科罗廖夫在征服太空的道路上继续艰苦跋涉,开始实施新的空间研究计划。除了试验发射人造卫星外,1959年1月2日又研制成功三级运载火箭,并发射“月球”号自动行星际站。1961年4月12日又成功发射了载人的“东方”号宇宙飞船。载人飞行之前,科罗廖夫对飞船进行了5次不载人的成功发射,到最后两次才把载人飞行计划完全确定下来,他对保证载人飞船的可靠性发挥了重要作用。理想之花终于在太空绽放。这一天,第一个航天员加加林成为举世闻名的英雄,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总设计师科罗廖夫的名字。后来随着载人航天活动不断增加,不再秘密进行时,科罗廖夫才享誉世界,为人们传颂赞扬。

在科罗廖夫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仍然是那样勇于承担责任,面对更加复杂而艰险的研制工作,毫不畏缩,决不停步。他的合作者之一——比留金院士说:“他不怕承担责任,总是勇于面对艰险的任务,从不把失败的责任推给别人。”而且,科罗廖夫还总是亲自动手,集思广益,提出新的攻关方向。他最后领导设计的航天器是“联盟”号飞船,他生前对于航天技术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解决和完善了飞船在太空对接的问题。他提出研制一种飞船适用的对接装置,能够保证航天员在舱内的密封隧道里直接通行。但是,1966年1月14日,正当第一台对接装置制成并调试完成之时,科罗廖夫不幸在手术中心脏病发作溘然长逝,没能看到“联盟”号飞船和“礼炮”号空间站那样蔚为壮观的对接飞行。然而,科罗罗廖夫所奠定的设计思想和创造性实践,却开辟了人类航天广阔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