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斯切洛夫斤斗-现代航空人物

时间:2024-11-12 09:53:03关键词:洛夫,斤斗,现代航空人物

聂斯切洛夫斤斗-现代航空人物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几年,欧洲一些城市里的最盛大、最壮观的集会,莫过于观看飞行表演。担任表演的飞行员就是人们热烈欢呼和赞赏的空中英雄。那时要表演一个俯冲动作,或作一个45度坡度的转弯,简直就是最惊险的空中杂技。

聂斯切洛夫斤斗-现代航空人物

俄国的一名军事飞行员聂斯切洛夫,不是在飞行表演中,而是在研究空战战法时,首先创造了在飞机上翻斤斗的特技飞行。他的这一特技飞行是在1913年8月27日,驾驶一架俄制“纽波特4”型飞机完成的,比法国人阿道夫·佩古在1913年9月21日的飞行表演中,用“布莱里奥”飞机完成的斤斗特技要早20多天。因而,世界各国都承认聂斯切洛夫是“斤斗”的创始人,这一特技动作就被命名为“聂斯切洛夫”斤斗。1962年,国际航空联合会为高级特技世界冠军获得者所没置的流动奖杯,就称聂斯切洛夫杯。

聂斯切洛夫斤斗,就是航空器在垂直面上沿闭合曲线飞行,改出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而且不带坡度。聂斯切洛夫斤斗的前半段,即到上“死”点前的一段,是靠发动机的拉力域推力。(对飞机来说),或靠降低高度时获得必要的速度余量(对滑翔机来说)来完成的。这种斤斗的后半段,通常是利用重力来实现的。

彼得·尼古拉耶维奇·聂斯切洛夫,1887年2月15日生于俄国下诺夫哥罗德(今高尔基市),1906年毕业于炮兵学校,1912年毕业于空军军官学校。1913年获军事飞行员称号。1914年2月任航空兵支队长。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完成过多次侦察飞行任务,提出过几种与空中敌人作斗争的方法。例如,曾提出在飞机下方安上固定锯条,以割破敌人的气球等。1914年8月26日,3架奥地利飞机由巴龙·罗森塔尔中尉率领,对聂斯切洛夫所在部队的机场进行攻击。聂斯切洛夫当即驾驶没有武器的“莫拉纳M”型单翼机起飞,用撞击的方法把巴龙的飞机撞毁。聂斯切洛夫也同时牺牲,年仅27岁。

聂斯切洛夫斤斗-现代航空人物

聂斯切洛夫首创的“撞击”战术,后来成为在战争中那些飞机被炮弹打中失去反击能力的飞行员战胜对手的最后一招;

抗日战争初期在淞沪战场,一次中国空军飞行员袁葆康驾驶一架双翼机执行攻击日军地面目标的任务,返航时与几架日军飞机遭遇。袁葆康在弹尽油缺的情况下,几次想摆脱日机返回基地,但日军飞机紧迫不舍。袁葆康见状知道难以脱身,便调转机头准备与日机死拼,他加大油门对准一架日机直冲过去,日机遭到猛烈的撞击,立即粉身碎骨,拖着长长的火舌坠落地面。袁葆康的飞机也严重损伤,左下机翼和左边水平尾翼全部撞掉,左上机翼也只剩下2/3。还算幸运,飞机尚能继续飞行。他驾驶这架严重损伤的飞机勉强飞回了基地。

这是空中使用“撞击”战术最成功的一例。

聂斯切洛夫斤斗-现代航空人物

1964年10月13日,一架美国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入侵我国广东省雷州半岛地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飞行员邹广如驾驶歼-6型飞机起飞拦截,在高度17600米发现目标,他连续开炮3次,炮弹打完未击中目标。邹广如准备用撞击的办法将敌机撞下,但因敌机高度比较高,未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