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不怕水-缤纷世界
有人发现:婴儿不怕水。这不但是因为人的老家本来就在水里,甚至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是由羊水泡着的。世界上有的人还在游泳馆里办起了婴儿游泳训练班,在这里,人们看到,这些最大不超过3岁的小娃娃,因为离娘胎不久,一入水就本能地屏住呼吸,自由自在地浮游在水中。
人类虽然演变成了高级的智能动物,却仍然离不开水。人类只要几十小时不喝水就有生命危险。根据医生的研究,一个人每天要1.5~2升的水,以补充身上的水分损失。如果一个人活到60岁,他一生就得饮水50吨以上。科学家们发现,人体也是一个浩瀚的“海洋”,总的来说,人体所含的水分约占体重的70%。还记得水在地球表面的覆盖面积吗?也是70%!它们的比值竞发生了巧合。
人体的一切器官和组织里都有水。比如,肌肉里含水约70%,血液、淋巴液中含水90%,脑脊液里含水最多,高达99%。即使在骨头里,也有16%~46%的水分。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也必须有水参加才能完成。我们吃东西时,咀嚼食物要唾液,消化食物要胃液、肠液、胰液和胆液,所有这些消化液,绝大部分是由水组成的。此外,水还起着散失热量、调节体温的作用。新陈代谢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就是透过皮肤毛孔,通过汗水的蒸发散失的。不难想象,人体如果没有水,养料就不能吸收,废物就不能排泄,血液就不能流动,体温就无法恒定,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也就无法进行,人的生命就停止了。
人类发展进化以后,虽然离开了海洋,但人体内无数的单细胞却仍然生活在人体所含的水中。它们从中吸收营养,并将废物从细胞中冲出排走,就和亿万年前在原始海洋中生活的细胞一样。从这点上说,科学家把人体比作浩瀚的海洋,也确有一定的道理。
植物同样含有水分。西红柿的含水量高达95%,夏天消暑解渴的西瓜,它的含水量达97%,几乎就是个“水葫芦”。
生物都离不开水。实际上,水是生物体新陈代谢的一种介质。生物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养分,再通过水将其输送到机体的各部分,又通过水把代谢产物排出机体之外,水把生物体的营养过程和新陈代谢过程联系了起来,从而维持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植物不能直接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只有营养成分溶于水中时,才能随水分被植物的根毛所吸收。植物的光合作用也是在水的直接参与下进行的,没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不可能进行,植物也就不能生存。
生活在干旱地区的动植物,为了适应干旱的气候,甚至演化得到了一些保住机体中水分的绝招。
冬夏长眠的蜗牛总是背着漂亮精巧的“小楼房”,白天,它害怕阳光直射,总是在夜间出来吃东西。它吃蔬菜、果树上的叶芽和植物的根与叶,从中吸收营养和水分。一到高温、干旱季节来临,它们就躲迸自己的“小楼房”里避暑——夏眠。在夏眠前,它们也没有忘记分泌出一种粘液,把蜗壳口封住,以此来防止水分蒸发,用体内的水分延长它们的生命。
有些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植物也有绝招。如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它的叶子变成了一根根细刺,以此尽量减少水分的蒸腾。茎的表皮上有一层厚厚的蜡质,或长有密集的绒毛,保护它不受强光的照射,降低水分蒸发。它的根系也变得十分发达,分支很多,能够吸收降落不多的雨水。一遇降雨,它就会在表土层长出许多新根,大量吸水。它的大根有很厚的木栓组织保护,能在灼热的沙石上生活而不致于死。
生命离不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