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河昨昔与今昔-逃出“水荒”

时间:2024-11-12 03:44:08关键词:泰晤士河,逃出“水荒”

泰晤士河昨昔与今昔-逃出“水荒”

泰晤士河是英国伦敦的主要河流,清澈的河水令人陶醉,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初,这里却一度成了死河。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要追溯到100多年前的19世纪。那时,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发迹最早的国家,首先发明了蒸汽机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使泰晤士河两岸工厂林立,天空上黑烟滚滚,英国的现代工业显赫一时。

泰晤士河昨昔与今昔-逃出“水荒”

然而就在这时,污染也成了泰晤士河的一大社会问题。工厂污水日夜不停地排向河中,美丽的泰晤士河水变黑了,变臭了,几乎完全失去了魅力,人们爱吃的银鱼早已不知去向。1856年,伦敦成了“奇臭年”,泰晤士河的臭气使河岸上议会大厦内的议员们无法开会,议会不得不把浸泡过石灰水的床单挂在窗子上,以阻挡臭气的侵袭。1878年,英国“爱丽思公子”号游船沉没,人们发现死亡的640人中,大部分受到了污水的毒害。这一下舆论大哗,政府开始重视污水治理的问题。不久,河西岸建造了两家污水处理厂,这才使多年未见的银鱼重返旧地。

后来,由于伦敦人口膨胀和工业的大规模兴起,泰晤士河再次陷入污染之中。到了本世纪60年代初期,流经伦敦的河段里,河水黑乎乎的,一年内几乎有9个月水里不含一点氧气,除了鳝鱼,其他生物几乎绝迹,就连水鸟都没了踪影。夏天的傍晚,人们常被阵阵迎风扑来的臭气熏得头痛难忍。

在这种情况下,伦敦当局专门成立了一个治理泰晤士河的委员会,对泰晤士河的污染情况和污染源进行调查。1961年公布了调查结果:污水79%来自工业和民用废水。根子找到了,治理的目标也就定了下来。英国政府决定,第一步,使河水不再散发令人厌恶的臭气;第二步,不但使河水恢复到卫生状态,还要能在河里饲养鲟鱼。这后一个目标可以说是很高的,因为污染的环境是无法让鲟鱼存活的。

泰晤士河昨昔与今昔-逃出“水荒”

他们采用了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建造两座大型污水处理工厂,日夜处理污水,让洁净的水流向河里。其中贝克登污水处理厂是当时欧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后的净水达100万立方米。另一方面是制定法律,以法律的约束来控制污染,规定任何厂矿企业不得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液、废水,一经发现违法者,除追究法律责任外,还要处以重罚。这样一来,沿河工厂的负责人不敢再随心所欲了,都把治理本单位的废水问题放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莫比尔公司为了控制污染,花了50万美元购置了充气装置,做到了排出的废水中不留一滴污油。泰晤士木材公司一时没有污水处理的经费,干脆把用于发展生产的钱用来改善污水处理设备。如此精心治理了16年,终于使河水恢复到卫生状态,泰晤士河获得了新生。

泰晤士河今昔如今的泰晤士河鱼虾成群,水鸟纷至沓来,每年冬季到泰晤士河越冬的水鸟超过1万只。国际水鸟研究局已把泰晤士河列为世界上重要的水鸟栖息地之一。目前的泰晤士河中鱼虾种类已近百种,甚至中国的螃蟹也在异国他乡的泰晤士河定居下来。

泰晤士河的治理,在世界上是相当有名的。在英国伦敦,城区人口有700万,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居民用水和工业用水供应压力巨大。但伦敦城供水一直通畅、及时、充足,在1995年英国50年一遇的大旱之年,伦敦供水依然没有出现短缺,保证了居民生活和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这些均是靠伦敦泰晤士供水公司、英国河流管理局和英国环境保护部三个单位相互协调和监督来保证的。泰晤士公司负责采水、向居民供水,并负责城市非工业污水处理;河流管理局审批供水公司的采水量和水源保护、监测以及水源的开发研究;环保部负责饮用水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监督。此外,英国全国设有供水协会,伦敦有水资源顾问协会等等,这些都给人留下管理机制健全、使用合理、保护充分的深刻印象。

泰晤士河昨昔与今昔-逃出“水荒”

伦敦的水源主要是泰晤士河和部分地下水。泰晤士河长346公里,有6条主要支流,平均每天泰晤士公司向伦敦供水22.5亿升,其中90%取自泰晤士河及其支流李河。该公司在泰晤士河岸建有11座水库,李河两岸有9座。20座水库总容量2000亿升。在伦敦北区还建有一蓄水容量4亿升的地下水库,共有14个泵站。秋冬季,伦敦雨量充沛,各水库均蓄满后,地下水库则利用泵站向地下注水。泰晤士公司在河流管理局和环保部的合理规划下,在取水量不影响泰晤士河流域生态和植被环境情况下,保证向伦敦供应充足、优质的水源。

泰晤士河达到今天的清洁程度实属不易。早在上个世纪,它还是一条有名的臭河,河水发黑,鱼虾灭绝。当时伦敦人取河水为生活用水,造成1849年的霍乱流行,1.4万人染病死去。1856年,河中的臭气使河岸上议会大厦内的议员们无法开会,不得不把浸泡过石灰的床单挂在窗子上以阻挡臭气。在此情形下,议会才通过决议,拨款治理泰晤士河。到本世纪50年代,泰晤士河才渐渐恢复生机。目前河内有近50种鱼类,两岸酒家食肆林立,游客如云,给伦敦带来无限风光。今天的伦敦人对来之不易的清洁河水百般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