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佳果-荔枝-中国农业之最
荔枝为中国特产,是世界百果中的佳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我国劳动人民食用和栽培荔枝有悠久的历史,据《三辅黄图》记载,在汉武帝时代,我国南方就有荔枝、龙眼、桔子等果树栽培和利用的专著。
荔枝味美可口,人皆爱食。唐代诗人白居易赞美荔枝的品质说:“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润胜连生水,鲜逾桔得霜。”宋代诗人苏东坡对荔枝倍加赞颂,他在一首诗中咏道:“海山仙人绎罗糯,红纱中罩白玉肤。不须更得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苏东坡最喜欢吃荔枝,他被贬到广东惠州期间,常品尝荔枝,并赋诗抒发其爱吃荔枝的心情:“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你看,他为了能常吃到荔枝,就不愿离开岭南了。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说:“食品以荔枝为贵,资益以龙眼为良。”荔枝在封建社会曾是大臣们奉承皇上的贡品。据《寰宇记》记载,唐玄宗的爱妃杨贵妃喜爱吃荔枝,当时“以马载驰,七日夜至京,人马多毙”。晚唐诗人杜牧,曾为此事写诗讥讽道:“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荔枝属无患子科,常绿大乔木,树高可达二三十米,胸径1米多,冠幅20余米。它结果期很长,树龄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仍然生机旺盛,结果不衰。福建莆田县有一棵树龄900多岁的大荔枝树,枝叶繁茂,结果不止,最高年产荔枝达2000多斤。
荔枝为我国南方佳果,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四川、云南等省(区),尤以广东、福建为多。但在历史上中原地区也有栽培,河南开封过去就出产过荔枝。据《铁围山丛谈》一书记载,宋徽宗即位后,大兴土木,在开封东北隅营造了“艮狱”。当时,“艮狱阳华门,夹道荔枝,八十余株”。另有一书《归田诗话》中也记载,宋徽宗在禁苑种荔枝,结了果实,并用来赐给燕师王安中。他还作了一首诗:“葆和殿下荔枝丹,文武衣冠被百蛮,欲与近臣同此味,红尘飞鞍过燕山。”
在长期栽培中,各地选育出上百个品种的荔枝,仅广东省就有60多个品种。在为数众多的品种中,有不少名贵品种,如增城挂绿、糯米糍、妃子笑、状元红、白糖罂、水晶珠、香荔等。增城挂绿是荔枝中的上品,据增城县志《杂俎》记载,增城挂绿在明朝是贡品,明万历三十六年间,有钦差巡抚增城县治,有一天赴荔枝宴,发现增城西园有一棵名为挂绿的荔枝,果味甘甜异常,品至饱腹。翌年,皇帝下诏书:“贡挂绿一百上京师。”后来,年年荔枝成熟时,县令差武士押送挂绿若干盒送往京师,作为御果。从此,挂绿身价百倍,成为举世闻名的岭南佳果。
荔枝,果肉晶莹,白如水晶,甜香沁腑,味似醴酪,营养丰富。据测定,500克鲜果中,含蛋白质35克,脂肪3克,糖分170克,钙30毫克,铁25毫克,磷170毫克,维生素C180毫克(还含有维生素B1、B2等),烟酸35毫克,热量320大卡。所有这些,都是人身体中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用荔枝果制作罐头、果汁、果酒,味鲜可口,别具风味。药典认为,荔枝果味甘、微酸而性热,常食能补脑健身,开胃益脾。其肉与核均可入药。肉性平汁多,味甘能止渴,益人颜色,具有散气、消腹胀、养肝血、解毒、止泻等功效。荔枝核味涩、无毒,系中药的收敛剂,有行气祛寒之效,主治心痛、肾囊肿大、小肠疝气痛等病。
荔枝木材坚实,纹理交错,结构细致,心材褐红,鲜明美观,耐腐蚀,耐浸渍,是船舶、车辆、桥梁、建筑、运动器械和高级家具等的优良用材。尤其做台椅,独具一格,驰名中外。制作装饰、镶嵌等美术雕刻工艺品,更为世人所喜爱。
荔枝树四季常青,姿态秀丽,是绿化、美化环境的优良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