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战-南征北战

时间:2024-11-11 16:17:01关键词:中华,南征北战

中华名战-南征北战

阪泉之战

中华名战-南征北战

这场战争发生在华夏族内部的黄帝和炎帝之间。《史记·五帝本纪》说:“轩辕之时,神龙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龙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大享,诸。侯咸来宾从。”这段记载表明华夏集团的部落联盟原以神龙为首,但是,这个历史上以农耕著称的古老部落武力不强,在黄河流域进入崇尚武力的英雄时代以后,其首领已渐渐不能胜任新时期的联盟领袖职务。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百姓深受其害,生活非常痛苦,但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神龙氏却不能够平息内战。而黄帝部落的首领却操练军队,逐渐强大起来,取代神龙氏而担任新的联盟领袖。炎帝不甘心失去部落联盟领袖的地位,极力发展力量,为重新赢得联盟领袖的职务,对拥护黄帝的各氏族部落实施武力压制,黄炎二帝的矛盾遂由此激化。

黄帝部落对炎帝的“侵凌”给予了坚决的反击,用战争的手段,确保了自己对华夏集团部落联盟的领导地位:“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豺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也就是说黄帝部落争得了众心并积极发展生产,壮大部落实力,最终率领以熊、罴、貔、貅、貘、虎为图腾的6个部落与炎帝在阪泉(今河北怀来境内)展开决战。“三战,然后得其志”,经过几次的战斗,打败了炎帝部落,该部落一部被迫北迁,其余于黄河中下游与黄帝族融合。这场战争,黄帝率6个部落与炎帝战,可见战争规模相当大,人数相当多;由熊罴貔貅躯虎参战的传说,可见战争之惨烈,战斗之残酷。

黄帝的胜利,巩固了以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的新秩序。从此,华夏集团强大起来,为后来与东夷、苗蛮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涿鹿之站

中华名战-南征北战

这场战争是由蚩尤部落挑起的。首先发生在蚩尤部落和炎帝部落之间。炎帝部落连吃败仗,不得不向黄帝部落求援。黄帝于是率族众与炎帝联合起来与蚩尤展开大战。

《逸周书·尝麦》中记载了这场战争的开端,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古代在天下未定之时,诞生了黄帝、炎帝两位首领,才开始制定制度,建立典章而治天下。这当中,黄帝让炎帝分派两个官员管理地方,炎帝就让蚩尤去山东任职。可是,蚩尤到了山东却兴兵驱逐炎帝,炎帝抵挡不住只好向北逃跑,蚩尤追着不放。这样一直追到涿鹿这个地方。炎帝非常害怕,赶忙向黄帝求援。”于是,一场华夏集团和东夷集团的大规模战争爆发了。

战争一开始,就显示出蚩尤部落的强悍来,黄帝连吃了几次败仗。古书记载:

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

是夜,蚩尤将雾母展开,布一天大雾,轩辕营中,昏如长夜。约至晡后,漫不见日。数步之内,如隔重山……军士迷乱。

战局极为不利。幸亏黄帝手下有一个叫风后的大臣,做了一辆指南车来指引方向,终于冲出大雾的包围,反败为胜。黄帝时制作的指南车,后人考证是利用天然磁石做的木人之臂,用以指方向。而木人之臂的转动装置,则安装于木车之上。这是很有可能的。

黄帝与蚩尤的战争越来越激烈,后世为此杜撰出神奇的传说。《山海经·大荒北经》云: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从,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次通沟渎”。

战后,黄帝“命少嗥清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即以东夷集团中另一部落酋长“清”统领九黎部落。这次战争,是两个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冲突,战争以华夏族的胜利而告终,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战后华夏族与夷族之间的交流融合进一步扩大,并结成盟好,共同发展。

共工和颛顼的战争

传说颛顼继黄帝而立,故这次战争的时代当稍晚于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淮南子·天文训》上有“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的传说。

共工氏是一古老氏族,据考其故地在今河南辉县境内,世代居住于水患严重的地区,其祖句龙修堤以防水,取得成功,氏族因而兴旺起来。至共工时,可能是气候条件发生了变化,但其首领仍因循旧法,造成“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的恶果。

时颛顼继黄帝而为华夏族联盟首领,颛顼居帝邱(今河南濮阳),在河东,处下游。共工氏在河西,处上游,其以壅塞河流法防水患,造成堤坝冲决,首先殃及地处下游的颛顼氏族,因而引起冲突。此传说表明双方发生了一场大战斗,之所以说是“争为帝”,可能是为争夺与水利有关地区的控制权,这场战争以颛顼胜利而告终。

桂陵之站

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将军庞涓率兵围困赵国都城邯郸。齐国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领兵救赵。田忌采纳孙膑的建议,举兵奔袭魏都大梁(今开封),攻其必救,并扬言攻襄陵(今河南睢县西)。齐军一部进攻大梁东面设防坚固的平陵(今山东定陶东北),使魏军因此产生齐军指挥无能的错觉,以隐蔽真实企图。魏将庞涓闻齐兵疾趋大梁,乃撤离邯郸,兼程回师。齐军在庞涓回师的必经之地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设伏,大败魏军。

马陵之战

周显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43年),魏惠玉派庞涓率兵攻韩,韩求齐援。齐威王采纳孙膑计策,待魏、韩实力耗损后,攻魏救韩。次年,齐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领兵直趋魏都大梁(今开封)。庞涓闻讯,弃韩回救。魏以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率兵迎击齐军。孙膑建议采用诱敌深入,设伏歼敌的方针。齐军与魏军接战后,连连后退。孙膑又以逐日减灶的办法,诱魏军追击。庞涓误以为齐军逃亡严重,轻躁突进。齐军设伏于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魏军于黄昏进到马陵,齐军万箭齐发,魏太子申被俘,庞涓愤愧自杀,全军覆灭。

长平之战

战国后期,秦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对赵国军队的大规模围歼战。秦国为加速向中原推进,兵锋直指另一强敌赵国。它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结好齐国,先谋韩、魏,以孤立和削弱赵国。从周赧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66)开始,秦国先后攻取了韩国的少曲(今河南济源东北)、高平(今济源南)、陉城(今山西侯马东北)、南阳(今河南王屋山南)、野王(今河南沁阳)等地。韩桓惠王震恐,欲献上党(今山西长子西南)予秦以求和。上党郡守冯亭却私下将上党献予赵国,借赵抗秦。周赧王五十四年赵国派老将廉颇屯兵上党郡,据守长平,与秦军形成对峙。

五十五年,秦军进攻上党,赵军坚壁固垒,以守为攻。后秦军使离间计,使赵王听信谗言以只会纸上谈兵缺乏实战经验的赵括更换老将廉颇。赵括急于求胜,改变赵军原定部署,轻敌冒进。交战时,秦军佯败而退,赵括率军追至秦军营垒,秦军主将白起以主力坚守,又分兵断赵军退路,而后再分割包围。赵军数次四面突围未成,最后因粮缺兵乏,援军被阻,主帅赵括被乱箭射杀,赵军彻底瓦解,40万兵投降。白起取得长平一战胜利后,恐降兵再反,遂尽数坑杀赵降卒于长平谷口(今高平西),赵国实力大损,从此一蹶不振。

邯郸之战

战国后期,赵、魏、楚联军在赵都邯郸(今属河北)大败秦军的一次防御战。赵国在长平之战惨败后,秦上将军白起欲乘胜直捣邯郸,赵孝成王许割六城与秦议和,后又毁约,厉兵秣马,重整军备,联合齐魏,坚持抗秦。周赧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9),秦军大将王陵率军进攻赵国都城邯郸,不克。次年,改派王龅为将,仍屡攻不克。赵军久困邯郸,形势日趋危急,赵相平原君变卖家财支援土卒,又将家人编入军队,激励民众共同抗敌。同时派人赴魏国求救,并亲往楚国,说服楚平王发兵。魏春申君黄歇遣将晋鄙率军10万救赵,因受秦威胁,至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屯兵不前。公子信陵君无忌使人盗魏王虎符赶至邺,使力士朱亥椎杀晋鄙,选精兵8万来援,赵、楚、魏联军内外夹攻,击败秦军,解除了邯郸的威胁,赵、魏乘势夺回部分失地。

秦楚之战

公元前226年,秦攻取燕都之后,秦王政就准备攻楚。并问将军李信:“吾欲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说:“不过用二十万。”又问王翦,王翦说:楚是大国,必须使用60万军队才可达到目的。秦王政认为王翦老朽怯战,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于是决定派将军李信和蒙恬率领20万大军,乘楚国发生内讧之机,大举攻楚。公元前225年,秦军两路攻楚,楚国派大将项燕率军抵抗。李信率军攻于舆(今河南平舆北),蒙恬率军攻寝(今安徽临泉),击败楚军。接着,李信便率军西进,与向西推进的蒙恬军会师于城父(今河南襄城西)。项燕率军尾随秦军,追击三天三夜,李信大败逃回秦国。

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4年),秦王亲赴频阳(今陕西富平东北),向已告老还乡的王翦赔礼,要求他替代李信出兵,秦王政答应了王翦“非六十万不可”的条件,“空国中之甲士”,由王翦率领再次攻楚。当秦军攻占陈(今河南淮阳),向南进至平舆后,楚国才得知王翦大军来攻,“乃悉国中兵以御之”,同秦军展开大决战。王翦采取养精蓄锐,以逸待劳的方针,“坚壁不与战”,楚军屡次挑战,秦军都拒不出战,楚军只得向东转移。王翦乘楚军师劳兵疲,向后撤退之机,立即挥军追击,大败楚军,一直追到蕲(今安徽宿县南),杀死项燕,楚军完全溃败。秦军乘势攻占楚国的一些城邑。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3年),秦王又命王翦、蒙武(蒙恬之父)率军继续进击楚军余部,大败楚军,俘虏了楚王负刍,将楚地改设楚郡,楚国灭亡。

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军的豪强势力拥兵割据,逐鹿中原。建安五年(200年)一月,袁绍兴师进攻曹操。曹操集结军队于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待机。二月,袁绍率步骑兵10余万人进攻,以大将颜良围攻白马(今河南滑县境)。曹操先以声东击西战法打败袁军,斩颜良,解白马围。后于延津(今属河南)设伏,又诛袁军大将文丑。袁绍初战失利,于是集中兵力,企图迫曹军决战。曹操则主动退守官渡,避战不出。八月,袁军进至官渡,与曹军对峙。十月,曹操得知袁军万余辆粮车屯于乌巢(今河南封丘西),遂率精兵趁夜袭之,焚烧粮车;又回师官渡,发起进攻,大破袁军。袁绍仅率精骑北逃,从此一蹶不振。

赤壁之战

中华名战-南征北战

东汉末年,曹操初步统一北方后,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率兵20余万南下,企图一举消灭刘表和孙权两大敌对集团。九月,曹军进占新野、樊城、当阳等地,刘表子刘琮不战而降,依附刘表的刘备南撤。曹军攻取重镇江陵后,沿江东进。孙权和刘备联军5万,共同抵御。十一月,曹军被阻于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因初战失利,又退驻江北,与联军隔江对峙。孙刘联军利用曹军远道劳师,疾疫流行,不习水战等弱点,用火攻击败曹军水师,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水陆并进,大败曹军。战后孙权地位更加巩固,刘备据有荆州大部地区,旋又取得益州,形成曹、孙、刘三方鼎峙局面。

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亦称“犹亭之战”。蜀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率军4万攻吴,企图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孙权以镇西将军陆逊领兵5万抵御。蜀军挺进姊归(今属湖北)。二年二月,蜀军进至犹亭(今湖北宜都西北),五月,蜀军自巫陕至夷陵(今河北宜昌)连营,希图速决取胜。陆逊则坚守不战,使深入五、六百里的蜀军疲惫懈怠。遂以火攻破蜀军40余营。刘备领残部退至夷陵西北的马鞍山据守,又为吴军围攻,遂败回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三年四月,病卒。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是东晋击败前秦苻坚的著名战役。太元八年(383年)七月,前秦王苻坚调集90多万军队南下,企图一举灭晋。晋使谢玄率军8万迎战,至洛涧(今安徽淮南市东之洛河)大破秦军前锋。苻坚登寿阳城,见晋军严整,遥望八公山(今安徽寿县城东北)上草木,疑为皆是晋兵。晋军进至淝水(今安徽瓦埠湖一带),向秦军挑战,要求其略向后移,以便渡河决战。苻坚企图待晋军半渡而击,于是下令稍退,但一退即不可止。晋降将朱序也在阵后大呼秦军已败,秦军顿时大乱。晋军乘机渡水攻击。秦军大败,溃逃时闻风声鹤唳,都以为是追兵。谢玄乘胜攻占洛阳、彭城等地。苻坚逃至关中,后为姚苌所杀。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1841年,英军占领广州以后,经常四出骚扰中国百姓,地处广州北郊的三元里人民深受其害,他们对英军深恶痛绝。

1841年5月29日,一小股英军又跑到三元里一带作恶,村民们立即反击。侵略者调戏村民韦绍光的新婚妻子。韦绍光怒不可遏,率领村民当场杀死几名英军。为防止英军报复,三元里群众在村中关帝庙集会。他们以庙中的三星黑旗为令旗,宣誓“旗进人进,旗退人退”,“宁死不屈”,“打死无怨”。他们还通过社学的渠道,联络各乡,扩大组织。他们以三元里为中心,很快组织起上万人的队伍,15岁至50岁的男人上阵,青壮年妇女负责做饭,一齐抗击侵略者。

5月30日凌晨,各乡群众几千人,手持锄头、铁锨、大刀、长矛、鸟枪等工具和武器,浩浩荡荡开向英军盘踞的四方炮台。英军起初在炮台上鸣枪放炮,群众佯装败退,英军约1000人冲出炮台,向群众进攻。群众在三星旗的指挥下,且战且退,退出十里多路,把英军引到牛栏冈附近。这时,螺号、战鼓齐鸣,早已埋伏在四周的群众一跃而起,把英军团团围住。

英军东奔西突,想冲出重围。到了下午,突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下起了倾盆大雨。当地群众乘英军枪炮全湿,把英军分成几段包围,进行肉博战。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英军才陆续逃回炮台。

中华名战-南征北战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人民自发组织起来,反对外国侵略者的第一次战斗,虽然遭到了反动统治者的破坏,但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荣的一页。

大沽口战役

咸丰九年(1859年),英国公使普鲁斯、法国公使布尔布隆、美国公使华若翰来与清政府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三国公使各自率领一支舰队,于6月间到达大沽海口。其中英国舰队有战舰、巡洋舰、炮舰共10余艘,军队2000人。清政府派直隶总督与三国公使接洽,指定他们在北塘登陆后,经天津去北京。又令沿途地方官备办供应,妥为照料。英法公使蛮横拒绝按照指定路线进京,声称“定行接仗,不走北塘”,坚持经大沽口溯白河进北京。

6月25日,英法军舰突然向大沽炮台进攻,企图打开通向天津的舰道。大沽一带这时已添兵置炮,重振防务。守军遭到进攻,奋勇抵抗。激战一昼夜,击沉击伤英法军舰多艘,打伤侵略军近500人,英舰队司令贺布也受重伤。中国方面阵亡直隶提督、大沽协副将和士兵30余人。

然而,正当英法侵略军被打得进不得,退不能的时候,美国海军大佐达特纳尔开始调动水兵和兵舰,援助英法联军,他喊着“血比水浓”(按:意即同种族比异族更亲密)的口号,煽动美国士兵的种族主义情绪,参加战斗。但这也未能挽救侵略者的失败。英、法军队终于狼狈撤走。

中国在大沽口战役取得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的一次胜利。民族矛盾的尖锐化,人民的推动,清军一些军官和广大士兵奋起投入反侵略斗争的行列。他们在战斗中同仇敌忾,主动杀敌,表现出中华民族固有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其势汹汹、猖狂横行的侵略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第一次受到大规模的惩罚。这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侵略者的威风。沿海一带自发抵抗的群众受到极大鼓舞。

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共分三个阶段:攻克锦州;和平解放长春;围歼第九兵团和攻战沈阳、营口,歼灭东北残敌。

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指挥第11纵队和冀察热辽军区3个独立师及炮兵旅袭击昌黎至兴城一线之敌。至17日,先后占领了昌黎、北戴河,包围了兴城、沙后所、绥中等地,吸引了锦州守敌54军向南增援,第四第九纵队分别自台安、北镇地区出发,在16日包围了义县。10月1日,接替第四、第九纵队对义县实施包围的第三纵队、第二纵队第5师,在炮纵主力的协同下,攻克义县,歼敌2万余人,切断了北宁路;完全孤立了锦州。

与此同时,东北野战军首长于9月28日向中共中央报告,决定立即攻打锦州,然后,再攻锦西。29日,中央军委复电同意此计划。10月2日,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在得知华北“剿总”所属独立第95师和位于绥中、秦皇岛地区的新五军将增兵葫芦岛后,判断葫芦岛之敌将大举援锦。锦西、锦州相距仅约50公里,且无险可守,解放军阻援部队不一定能抗住援敌。为此,林彪当日22时致电中央军委;提出两个方案:一、锦州如能迅速攻下,则仍以攻锦州为好,省得部队往返拖延时间;二、目前如攻长春,则较6月间准备攻长春时的把握大为增加,但须延迟半月到20天时间,“以上两个方案,我们正在考虑中,并请军委同时考虑与指示。”随后,东北野战军首长经过慎重研究,未待军委复电,又于次日9时致电军委,表示决心“仍攻锦州”。10月4日,中央军委复电指出:这个部署“是完全正确的”。10月9日至13日,经5天战斗,全部肃清了锦州外围据点,并将敌西北援军9个师阻于锦州以南塔山地区,廖耀湘兵团由沈阳南援亦被阻击于新立屯以北地区。14日11时,东北野战军对锦州城发起了总攻,首先将敌人插乱、割裂,然后后续部队在炮火坦克的掩护下,以火力、爆破、突击相结合的攻坚动作,对固守据点的敌人实施攻击。15日18时,战斗结束,共歼敌10万人,锦州被解放,沈阳敌军陆上南逃之路也被切断。17日,深陷重围逃跑无望的长春守敌第60军军长曾泽生在解放军的争取下毅然率部起义。19日,东北“剿总”副司令郑洞国率余部起义,长春和平解放。

锦州战役后,蒋介石10月18日偕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第3次飞赴沈阳,部署“总退却”,以沈阳的廖耀湘兵团配合锦西敌军南北进攻,妄图重新夺回锦州,打开其关内关外通路。26日,东北野战军在黑山、大虎山地区将廖耀湘兵团分割包围,经两日激战,将敌军歼灭。在北平指挥的蒋介石眼睁睁地望着廖耀湘兵团被围而无力救援。只好无可奈何地哀叹:“东北全军,似将陷于尽墨之命运。寸中焦虑,诚不知所止矣!”

长春和平解放后,东北野战军继续向沈阳、营口一线进攻。10月31日将沈阳包围,11月1日,解放军发起了总攻,守城敌军纷纷投降。2日即解放沈阳。同时营口亦被解放。营口敌军除了少部分乘舰逃跑外,其余皆投降或被歼。锦西、葫芦岛敌军眼见大势已去,从11月3日开始向华北逃窜。至此,东北全境获得解放。辽沈战役取得伟大胜利。

淮海战役

中华名战-南征北战

在辽沈战役取得胜利后,人民解放军于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又发起了淮海战役。

中共中央在10月11日发出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指出:“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伯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运河车站、曹八集、峰县、枣庄、临城、韩庄、沭阳、邳县、郯城、临沂等地。”第二阶段“攻歼海州、新浦、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并占领各城”。第三阶段准备在淮阴、淮安方向作战,针对刘峙集团主力集结于徐州周围地区,以一半以上兵力去牵制、阻击和歼灭援敌。

11月6日,当国民党部队正向徐州、蚌埠间津浦路两侧收缩兵力时,华东、中原野战军分三路南下,首先向徐州以东地区黄伯韬兵团攻击。7日,敌军开始向徐州西逃。8日,敌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中共地下党员何基沣、张克侠率部2.3万人在贾汪、台儿庄起义,为切断黄伯韬兵团退路创造了条件。11月16日,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成立,由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邓小平为书记。黄伯韬兵团西逃徐州途中于11月12日在碾庄圩被解放军包围。当日,华东野战军兵团、山东兵团13纵队及特纵主力、苏北兵团、鲁中南纵队和中原野战军从四面对碾庄圩攻击,战至22日,攻占敌兵团部所在地碾庄圩,击毙黄伯韬。华东野战军第7、第10、第11纵队在徐州西部击退了东援黄伯韬部的两个兵团。

人民解放军歼灭黄伯韬兵团后,于11月25日在大营集歹灭敌精锐部队第18军第49师,将敌黄维兵团包围于双堆集。敌军被围后,蒋介石于26日令该部不顾一切向东攻击与李延年兵团会合,但几次突击皆被打退。突围中,敌军第85军110师廖运周率部起义,蒋介石只好令黄维兵团死守碾庄。从11月25日起至12月15日,解放军对被围之敌实施强攻,全歼了敌军。

在此之前,国民党徐州杜聿明集团率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兵团30万人,数次南援被围的黄维兵团都被我军阻击,也不得不于12月1日晚19时弃徐州向西南撤去。人民解放军则乘胜追击,2日在萧县西南瓦子口、孟集地区追上了敌人,并给以重击。这时接到蒋介石手令的杜聿明只好调整部署,采取东、西、北三面掩护,向东南逐次跃进突击。华东野战军则采取突击、堵击的战法压缩敌人,在4日拂晓将杜聿明部队合围于陈官庄、青龙集、李石林地区;12月6日,歼灭了向西南方向突围的孙元良兵团,仅兵团司令官孙元良化装逃跑。人民解放军将杜聿明集团两个兵团8个军合围在陈官庄时,平津战役已经开始。为防止敌人在东北从海上逃跑,中央军委于12月14日指示淮海前线人民解放军对杜聿明集团在若干天内“只作防御,不作攻击”。12月20日开始,战区风雪交加,气温骤降,大批敌军冻饿而死。为求生路,敌军成排、成连,甚至成营的官兵纷纷投诚。到解放军总攻前,投诚官兵已达1.4万人。1949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三个突击集团同时对被围之敌发起猛攻,两个小时内即歼敌13兵团1万余人。至1月10日下午4时,全歼杜聿明集团,击毙第二兵团司令官邱清泉,俘虏杜聿明,仅李弥等少数人化装潜逃。至此,淮海战役宣告结束。

平津战役

在淮海战役尚未结束时,中共中央就部署了在华北展开平津战役。1948年11月23日开始,东北野战军主力10个纵队和特种兵全部,分别由锦州、沈阳、营口地区出发向关内进军。而国民党将领傅作义却错误认为东北野战军主力暂不可能人关,因此计划先击破华北军区解放军,然后再对付东北野战军。直到12月5日,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攻克了密云,傅作义方判断东北野战军一部将与华北人民解放军合力切断平张线,直取北平。于是才命令其第8兵团部率第105军等部坚守张家口;第35军昼夜撤回北平,并令104军和16军由怀来、康庄向西接应;第92师、第94师、第62军由天津、塘沽地区调至北平,以加强北平周围的防御。12月11日,人民解放军切断了傅作义集团西窜绥远的通路,占领了南口、昌平、通县、宛平,包围了新保安、张家口。东北野战军主力刚到丰润、玉田、蓟县地区,距平津铁路和津塘公路还有数天行程时,中央军委出于防止“敌人从海上逃跑”的考虑,指示东北野战军“从本日起的两星期内(12月11日至12月25日),基本原则是围而不打”,以便吸引平津之敌不好下从海上逃走的决心。淮海战役战场上解放军歼灭黄维兵团后,余下杜聿明集团余部,在两周内亦不作最后歼灭。

与此同时,东北野战军主力加速向平津行军,至12月21日,已将全部敌军分割包围在北平、天津、张家口、新保安、塘沽五个孤城中,12月22日7时,解放军对新保安发起总攻。10小时后,全歼守敌1.6万人,敌军傅作义部嫡系主力35军军长郭景云毙命。

敌35军被歼后,张家口守敌于23日拂晓仓皇突围,我军当即对其实施围堵,将敌军困在张家口以北西甸子至乌拉哈达的不足1公里宽、10公里长的山沟内。时值大雪,敌军混乱不堪,无力还击,除兵团司令孙兰峰带少数骑兵逃跑外,余下5.4万人全被歼灭。

1949年1月,解放军集中兵力攻打天津。1月,3日至12日,解放军即完成了对天津外围据点的扫除。此间守敌几次派代表同我军谈判,要求停止对其攻击,允许其携带轻武器南撤。我军则提出了敌军放下武器,实行和平解决的建议,但守敌拒绝此条件,决心顽抗到底。1月14日10时,解放军对天津发起总攻,经40分钟炮火攻击,在各个突破地段摧毁了敌人的主要工事,并迅速在护城河上架设了浮桥。15日5时,解放军主攻部队从东西两侧会师于海河金汤桥,将敌分割成数块,敌人陷入一片混乱。当日15时,全歼守敌,俘虏陈长捷,解放了天津市。

1949年1月14日,毛泽东主席发表了《关于时局的声明》,傅作义经多方面工作劝导,表示愿意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条件。21日,双方达成了《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决议》。22日至23日北平守军开出城外,到指点地点接受改编。31日,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城,北平宣告和平解放,乎津战役胜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