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琴发现X射线之谜
提起X射线,人们并不陌生。这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辐射,能穿透纸张乃至金属片,具有使荧光物质发光、照相底片感光等特性,早巳广泛运用于金属探伤、医学、透视等领域。在人类步入21世纪之际,美国《时代》杂志介绍了两千多年来对世界医学作出重大贡献的十七位关键人物,其中一位就是发现了X射线的德国物理学家伦琴。
威廉.康拉德.伦琴1845年3月27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的伦内普一个商人家庭。在他3岁那年全家迁往荷兰的阿佩尔多恩,他就在那里完成小学和中学课程。少年时代的伦琴有点淘气,学习成绩一般,但很喜欢运动,动手能力也很强。1865年,伦琴进入瑞士苏黎世学院,攻读机械工艺。1868年毕业,获得机械工程师学位。1869年伦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并担任了声学家A.孔脱的助手。1870年伦琴随孔脱返回德国,并先后到维尔茨堡大学及斯特拉斯堡大学工作。
1896年11月8日,身为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教授的伦琴像平时一样来到实验室,准备做每天做的实验——放电实验。他先把一只放电管用黑纸严严实实地裹起来,然后接通感应圈,使高压放电通过放电管。一切正常,黑纸没有漏光,屋里漆黑一片。他截断了电流,开始实验。突然,眼前似乎闪过一丝微绿色的荧光。放电管是用黑纸包着的,荧光屏也没有竖起,怎么会有荧光呢?
伦琴以为自己产生了错觉,于是重新刚才的程序,在实验过程中,荧光又出现了。伦琴大为震惊,他一把抓去桌上的火柴,嚓的一声划亮,寻找着荧光的来源。终于他发现荧光是从离工作台一米远处立着的一个亚铂氰化钡小屏那里发出的。问题来了,因为由放电管阴极发出的射线——阴极射线是不能通过数厘米厚的空气的,既然不能通过空气,那它又怎么能使一米远处的荧光屏闪光呢?莫非存在一种从未发现的新射线?
伦琴兴奋地托起荧光屏,上下前后左右地挪动着位置,可是那一丝绿光不论处在什么位置都不会逝去。看来这种射线的穿透能力很强,与距离没有多大关系。那么除了空气外它还能不能穿透其他物质呢?伦琴试着用书、薄铝片等挡住射线,荧光屏上照样出现亮光,而当他用一张薄铅片挡住射线时,亮光没了。伦琴终于可以肯定这确实是一种新射线,因为对这种射线还不了解,所以伦琴给它取名为“X射线”。为了对新发现的射线有更多的了解,他以严谨慎重的态度,连续六星期在实验室里废寝忘食地进行研究,最后他确信这是一种尚未为人们所知的新射线。1895年12月28日,伦琴报告了这一重大发现,并将其命名为“X”射线。
伦琴夫人知道这一消息后,对于丈夫发现的神秘射线既好奇又不相信,伦琴取出一个装有照相底板的暗盒,让夫人将一只手平放在上面,再用放电管对准,这样照射了15分钟。底片在显影液里捞出来后手部的骨骼清晰可见。当夫人看清丈夫冲洗出来的底片后,她大叫一声,吓得倒退几步,自己一只活生生的手掌在丈夫的底片中变成了一块骷髅。在她看来,那骷髅仿佛还在颤抖着!
X射线的发现,在全世界科学家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随即掀起了研究X射线的全球性的浪潮,世界各地的物理学家读到伦琴的报告后,就迫不及待地跑进实验室重复这项动人心弦的实验。医学界和科学家随即把X射线应用于医疗诊断和物质结构的研究。但是物理学家对该神秘射线的本性一下子还搞不清楚。直到1912年,德国科学家们才认定X射线是最短的电磁波。1913年,英国的布拉格父子由此创造了一种用以阐明晶体结构的X射线光谱学。用X光照相,成为医生诊治疾病的依据和绝招。也刮起了当年的一场时尚旋风,X光一时间还得到许多显贵绅士的青睐,竟很快流行为一种新娱乐工具——绅士们穿名贵的礼服,也借X光来展示骨骼系统和内脏器官,甚至还能看见皮夹子里的硬币。
X射线的发现成为10世纪90年代物理学上的三大发现之一,为此,伦琴于1901年荣获全世界首次颁发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伦琴夫人左手的X光照片,成为了历史上第一张X光照片,它一直被保存到今天,成为20世纪物理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伦琴一生在物理学许多领域中进行过实验研究工作,如对电介质在充电的电容器中运动时的磁效应、气体的比热容、晶体的导热性、热电和压电现象、光的偏振面在气体中的旋转、光与电的关系、物质的弹性、毛细现象等。
1923年2月10日,伦琴因患癌症在慕尼黑逝世,享年7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