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一生浪漫之谜

时间:2025-01-03 13:44:02关键词:歌德,浪漫,之谜,历史名人事迹

歌德一生浪漫之谜

歌德是德国古典文学最主要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恩格斯对歌德极为推崇,称其为文艺领域里“真正的奥林匹亚神山上的宙斯”。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知识广博的艺术家和科学家,在文艺理论、哲学、历史、造型艺术及自然科学等领域,都为人类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他的一生经历了德国文学史上狂飙突进运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三个阶段,是德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作家。除了马克思、恩格斯都特别喜欢他的著作外,列宁在流放时携带的仅有的两部文学作品中,就有一部是《浮士德》。哲学家谢林说:“歌德活着的时候,德国就不是孤苦伶仃的、不是一贫如洗的,尽管它虚弱、破碎,它精神上依然是伟大的、富有的和坚强的。”

歌德于1749年8月28日出生在莱因河畔的法兰克福,他的父亲是裁缝师的儿子,家境殷实,受过高等教育,曾获莱比锡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并得到皇家参议的头衔。他的爱好是收藏书籍和美术作品,在家中摆满了每次旅行带回来的各种纪念品。歌德的母亲是当时法兰克福市长的女儿。在这种家庭环境里,歌德耳濡目染,从小受到艺术的熏陶。

歌德是家中推一的男孩子,父亲对他寄予厚望,从他出生起,就有计划地对他进行严格的教育。当歌德还是婴儿时,父亲就天天抱着他去散步,还经常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有意识地让他多接触自然。每次在去郊外的路上,父亲总是耐心地给小歌德讲解路途中所见到的各种事物,有意识地培养他的观察能力与认识能力。歌德也因此在玩乐中轻松地获得很多自然知识,小小年纪便知道许多植物和动物的名称与习性特点。当他8岁时,就能够把文科中学最高学年的拉丁文练习题译成德文,并开始学习法语、英语、意大利语以及希伯来语。10岁时他广读伊索、荷马等人的作品,11岁时开始阅读拉辛和莫里哀等的文学名著。

歌德一生浪漫之谜

歌德的外祖母对这个小外孙更是疼爱有加,为逗歌德开心,外祖母请人来家中演出木偶戏,还送给歌德一套表现浮士德故事的木偶戏玩具。由此培养了歌德对戏剧的浓烈兴趣。得到玩具的歌德和其他孩子们一起兴致勃勃地排演浮士德的节目,吸引了很多小观众前来观看。可没多久,演员连同小观众都厌烦了,来来去去总演一出戏确实没意思。于是孩子们决定自己动手做行头、装饰,自己编剧本排演。歌德后来在回忆录上写道:“这种儿童的玩艺和劳作从多方面训练和促进了我的创造力、表现力、想象力以及一种技巧,而且是在那样短的时间,那样狭小的地方,花那样小的代价,恐怕更没有别的途径能够有这样的成就了。”

歌德一生浪漫。

1765年8月,在父亲的坚持下,歌德违背自己学习古典文学的意愿,到莱比锡学习法律。1768年因病辍学。1770年4月前往斯特拉斯堡继续完成学业,次年获法学博士学位。歌德的写作生涯是从10岁开始的。1773年歌德写了一部戏剧《铁手骑士葛兹.封.伯里欣根》,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秋,《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出版使他一举成名。1775年11月,歌德来到魏玛,成了魏玛公国的重臣,开始了他近十年的官宦生涯,这一期间他历任枢密顾问官、军事长官,主持过税务署等等。在他执政期间曾力图进行一些改革。然而随着各方面阻力的增强,加上他对科学研究与文学创作的爱好,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使他陷入一种矛盾的痛苦之中。1786年9月,他为了逃脱这种痛苦,抛开工作,开始为期数年的意大利之旅,这为他日后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1788年6月歌德返回魏玛。回到魏玛之后,他辞去重要的政治职务,只负责文化艺术方面的工作。此后直到1794年这段时间,他先后完成了戏剧《哀格蒙特》、《托夸多.塔索》,并着手写第一部《浮士德》。他还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1790年发现了人的颚间骨。

1794年,歌德与席勒相遇,开辟了“以歌德和席勒的友谊为特征”的德国古典文学全盛时期。在十年的时间里,他们在创作上互相帮助,以各自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推向历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歌德先后创作了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叙事诗《赫尔曼与窦绿苔》(1797)。在席勒的促进下,歌德重新写《浮士德》第一部。两位文学巨人10年的相处与合作把德国古典文学推向了高峰,并使魏玛这座小小的公园城市一跃成为当时德国与欧洲的文化中心。

歌德一生浪漫之谜

席勒于1805年逝世,他的死标志着从1786年开始的德国古典文学时代的结束。此后的近三十年,是歌德创作上的鼎盛时期。他完成了小说《亲和力》(1809),诗集《西东合集》(1819),《威廉.迈斯特的漫游年代》(1829),自传性著作《诗与真》(1831),《意大利游记》以及耗尽他毕生心血的巨著《浮士德》第二部(1831)。

作为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歌德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呼唤自由,歌颂反抗。《少年维特之烦恼》发表后,立即轰动了全德和全欧,它表现了觉醒的市民阶级知识分子在当时封建社会环境里的精神苦闷。小说对封建道德、等级观念的激烈反抗以及对个性解放、发展“天才”的强烈要求,喊出了当时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的内心呼声,因此进步人士对之欢呼喝彩。这部书信体小说使多少人爱不释手,就连一生戎马倥偬的拿破仑也随身携带,先后读过七遍。恩格斯说它绝不是“一部平凡感伤的爱情小说”,而是“建立了一个最伟大的批判的功绩”。

歌德花了五十八年时间完成的诗剧《浮士德》则是其一生丰富思想的总结与艺术探索的结晶,是堪与荷马的史诗、莎士比亚的戏剧媲美的伟大诗篇。当歌德于1831年最终完成此书时,他曾在日记中写道:“主要的事业已经完成”,“我以后的生命我可以当做是纯粹的赐予了。我是否做什么或将做什么现在已经完全无所谓了。”《浮士德》塑造了一个不断探索人生真谛、不断进取的形象。主人公浮士德博士年届100岁、双目失明时,仍然认为,人生应当“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作自由和生活的享受”,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是德意志民族优秀传统的反映。

歌德一生的恋爱生活丰富而曲折,充满浪漫主义色彩。1775年,他在法兰克福与16岁的莉莉.斯温曼订婚,使他度过一段“一生中最激动、最幸福的时光”,但终因家长反对,两人未能结成连理。1806年10月,经过多次恋爱挫折之后,歌德与克里斯蒂涅结婚,十年后妻子先他去世。歌德在晚年又经历了一次传奇式的爱情,在74岁时爱上了19岁的莱维佐夫。社会舆论的反对,使他的这一最后的爱情遭到失败。

歌德生活的最后二十年是相对平静的,在这二十年里,他竭尽全力从事创作和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昏暗房间里,从不参加其他科学家的讲座。尽管他有欧洲的生活经历,但是,歌德相信“世界是合理的”。他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和有神论者。尽管歌德认为“大部分宗教是有害的”,但他坚持“宗教本身并不是有害的”。神位于歌德玄学的中心。他对思考来世抱有兴趣,主张“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不是我们将要生活或已经生活过的惟一的世界”。歌德否认达尔文的进化论,并断然宣称“唯物论是错误的”。他是数学的柏拉图主义者,大胆主张人的智慧能够理解纯数学的抽象化,正如人的意识能够领会具体的对象。

歌德一生浪漫之谜

1831年冬天歌德因受寒生病,1832年3月病情加重,临终前歌德说了一句话:“很好,春天到了,康复应该会容易许多。”但事与愿违,就在那个春天,病魔夺去这位文学巨匠的生命。享年82岁。死亡证书上写着“营养不良”。

歌德为人类文明留下了丰富的遗产,除了不朽的文学作品外,他在美学、哲学、历史以及地理学、生物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研究成果或发现。他发现了人的颚间骨,对解剖学做出过贡献;他的《颜色学》向牛顿的机械观提出了挑战;他提出的生物进化学说比达尔文早了近百年。

歌德作品传入中国大概是在戊戌年前后。1922年,郭沫若翻译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正式出版,其后他又陆续译出《浮士德》。虽然歌德从没有到过亚洲,更未来过中国,但他与中国却有着不解之缘。他在晚年阅读了大量有关中国的书籍,从丰富的中国文化中汲取了创作营养。歌德的作品对中国启蒙运动发挥过积极影响。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德文化交流的发展,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汇集我国三代歌德研究者和翻译家学术成果的十卷本《歌德文集》,使之成为歌德爱好者的文学宝库。

贝多芬的《欢乐颂》是他晚年的艺术顶峰,可惜这时的他却永远听不到如雷的掌声。

歌德一生浪漫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