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千佛塔之谜
印度是一个宗教色彩极为浓厚的古国,因此,和神秘宗教紧密结合的宇宙观,自有其独特之处。孕育于印度河畔的古印度文明,他们认为世界是由三头象的背部所支撑着。
“三头象站在大如宇宙的龟壳上,支撑着盆状的世界。而世界的中央则耸立着一座高度直逼天际的大山;同时,太阳与月亮以东南西北的顺时钟方向环绕着这座山转动。当太阳位于山的南侧就代表白天,位于山的北侧代表黑夜。”此即古印度人三头象的宇宙观。
另外,古印度人认为字宙是由人间界、夜摩界、化乐天、悲想天等诸天重叠组成。在印度日惹的于佛塔遗迹中,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古印度人把他们的宇宙观反映在那层层组合中。
千佛塔建于公元8世纪,下方是方形,边长127.6米,上方是圆形。高31.5米,方形和圆形部分均有数层,各层之间设有回廊;方形的各层障壁有佛龛,圆形部分的各层则有小塔,各佛龛和小塔均供奉一座佛。根据考古学家的看法,千佛塔不单只是一个佛教的遗迹,它似乎指示着宇宙组合的层次。但是,科学上没有更具体的说明,究竟他们所欲表达的是哪种宇宙观?
印度人对时间具有独特的概念。而且很符合近代天文学观念。在印度,代表时间观念的语言是“劫”。而所谓“一劫”,听说是仙女从天降下时,用她的羽毛裙摆摩擦体积16000立方米的巨大岩石,从摩擦之始至岩石完全消失所需要的时间。另一个说法是,在一座体积16000立方米的巨樽之中,装满着芥子粒,把这些芥子粒一颗一颗地取出来,全部取完所花费的时间。而根据计算,一劫大约相当于一百亿年,此数字也近于宇宙的年龄。
而印度人信仰的印度教,崇拜象征光明的太阳神。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完成的吠陀圣典,也一再歌颂着光明之神——太阳。这些事实说明了古印度人十分注意太阳的动态。同时,他们也发现太阳每隔180日就南北移动一次,月亮则以15日为盈缺周期。而且已知一年为360日,一个月为30日的时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