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纷纭话尼人

时间:2024-07-17 16:26:05关键词:众说纷纭,运古起源考古

众说纷纭话尼人

风景秀丽的莱茵河曾哺育了无数名垂青史的艺术家、文学家,它缓缓地流淌着,沉淀了历史的遗迹,把文明的脉络布向远方。它的一条支流从一个幽美的峡谷里蜿蜒而出,仿佛是风琴奏出的悠扬乐曲。附近有个叫杜塞尔多夫的城市,这是大诗人海涅的家乡。17世纪德国著名的风琴演奏家和圣歌作者乔基姆.纽曼(JOCHIM NEU-MANN)也生活在这里。当时,社会上掀起一股崇拜希腊文化的热潮,有人甚至把姓氏希腊化。纽曼受此影响,把自己的姓配上一个同义的希腊文NEANDER(与“NEWMAN”同义)。纽曼生前经常到那个幽谷去游玩,去撷取大自然的声音。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这个峡谷称为NEANDERTHAL(“THAL”在古德文里意为“幽谷”),中文译为尼安德特河谷:就是这个静谧的河谷,曾因纽曼而名噪一时,但后来的一个发现,却使它永载史册。

1856年8月,在尼安德特河谷的一个山洞里,工人在清除洞中的土堆时,发现了一个成年男性的头盖骨和一些肢骨化石,考古学家把它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这是1864年爱尔兰解剖学家金为他起的名字。后来,在欧洲其他地方和非洲、亚洲及近东等地都发现了同一时期的、具有与尼人相似特征的人类化石,一般也称为尼安德特人。实际上,早在1833~1834年间,在比利时列日附近的恩吉洞里已经发现了尼人化石,是一个小孩的骨骼;1848年在直布罗陀也发掘出了这种人类化石,只是那时这些化石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当时,人们正准备在峭壁上筑炮台,不料发掘出一个人头骨。1862年,这个头骨才被送到英国皇家科学院,经过研究,科学家认为是“一个古老的女性”。因为直布罗陀的旧名叫“卡尔菲”,就把这个人称作“卡尔菲人”。迄今为止,世界各地已找到了大量尼人化石,而且许多都是在洞穴堆积中找到的,因为骨骼在洞穴中更易于保存。根据科学的方法测定,尼人生活的时代距今约20万年到4万年。但是,当尼人最初面世时,却遭到了白眼和讥诮,正如研究者普菲费尔所说:“尼安德特人出现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犹如光着屁股的野蛮人闯进了太太小姐们正在缝纫的闺房。在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的眼中,尼人是野蛮人。”

1858年,第一个研究尼安德特河谷头盖骨的科学家谢夫豪森著文立说,认为这个头盖骨属于过去不知道的某个“野蛮的原始人种”。而当时德国的一位学术权威(解剖学家、病理学家和人类学家)维尔和竟称他是新近死去的一个“病态的白痴”的遗骸,他幼年患过佝偻病,老年又患了关节炎,且生前曾遭多次头击。另一位德国学者又说,这个尼人可能是一个逃兵。他设想的情景是这样的:1814年,拿破仑在与俄国军队对阵中战败逃亡,而俄军穷追不舍,直到莱茵河畔。过河时,一个俄国的哥萨克骑兵开小差逃走,偷偷溜进尼安德特河谷的一个山洞里避难,直到死去。而且,因为这个士兵患有佝偻病,所以他的肋骨有缺陷。从发现的化石来看,这个尼人的股骨弯曲,眉脊粗壮,因而有人说他是终生骑在马背上才导致股骨弯曲的;他年轻时曾摔碎过左肘部,痊愈后仍然活动困难,长期的病痛使他烦恼不已,经常皱眉使他的眉脊变得很粗。英国的学者赫胥黎看过化石后,虽然觉得像猿,但仍然认为他是一个现代人。关于尼安德特人的争议,在发现化石后的100年间,大体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他属于一个严重畸形的现代人或是先天性白痴;另一种则把他当做是人与猿之间的中间类型,是没有智慧的野蛮人。英国一学者说:“他可能是那些半疯、半傻、残忍莽撞的野蛮人之一,经常游荡于未开化部落的周围;如果出现于文明社区,或许会把他送进监狱或处以绞刑。”这些争论直到1913年才平息下来。

众说纷纭话尼人

1908年,在法国南部圣沙贝尔镇附近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一具很完整的男性老人的骨架(后被称为“圣沙贝尔老人”)。经过研究,发现他具有非常明显的尼人特征,科学家们把他选作复原完整骨架的标本,这项任务由法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权威——马塞林.布勒来完成。1911~1913年,布勒花了两年多时间对骨骼化石进行复原。但是,由于他在修复过程中,忽视了许多尼人原有的特征,因而错误地把他复原成了一个脖子粗短、懒散、愚钝而又残酷的人。他不知道他的颈部是由于年龄和关节炎引起的变形,而把此当作正常形态,只不过是像猿一样不能伸直。还由于布勒对骨骼与肌肉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不正确,得出了这个尼人的形象是:头部前倾,双肩高耸,膝部弯曲,两腿外展,用脚的外侧缘地行走。不仅外貌如此,布勒还忽略了圣沙贝尔老人的脑量,单纯地根据其长而低的头型和前额的倾斜,认为他智力低下,接近猿。布勒甚至推测说,尼人没有后裔。布勒创造的“作品”虽然平息了争论,却长时间地迷惑了世人的眼睛,直到20世纪50年代,各种文献里尼人的形象仍在受其影响。如捷克艺术家伯里安笔下的尼人便呈现出一副蠢汉的模样:头向前、躬腰驼背、双膝弯曲、步履蹒跚。这像是一个明显的进化上的失败者。1981年,美国科学艺术家马德内斯重新复原了尼人形象。新生的尼人腰干挺直,眼神贯注。这项工作受到了人类学界的普遍好评,认为具有科学上的正确性,纠正了被流行的成见和传统的教条所歪曲的尼人形象。而研究也使圣沙贝尔老人回复了原来面目:生前大部分牙齿脱落,身高约5英尺(1.5米多一点),有关节炎,颅量1600毫尼人骨架升。那么,尼人究竟是什么样子,有些什么特征呢?

总的来说,尼人的头骨较为平滑和圆隆,已经比直立人前进了一步。他的颅骨就其长度和宽度相对来说,较为低而扁平,属扁头型;骨骼粗壮,肌肉也十分强壮;他的枕骨(脑颅骨的后下方)向后突伸,像一个“小圆面包”;颌部(口腔上部和下部的骨头和肌肉)向前倾斜;他还是一个长脸、圆眼眶的人,其鼻梁可能像现在的欧洲人那样高、像非洲人那样宽,鼻孔大而朝向前方;身材矮而粗壮,胸部呈桶形,他的关节大,四肢粗短有曲度,这就是尼人。当然,与现代人比起来,他的长相显得有点粗糙,称不上漂亮英俊。但是,如果把他同猿放在一起,那他确实可以算得上美貌了,况且,他已有好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岁数了。更让人惊奇的是尼人的智慧。他不仅不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智力低下,而且比现代人也并不逊色。通过对14个成年尼人脑量的测定,发现其脑量从小于1300毫升到大过1700毫升都有,平均大约为1500毫升,而现代人处在900毫升到2300毫升之间。这个事实足以证明,尼人也是很聪明的,他属于早期智人(古人类学上的一个专业名词,目P有智慧的人)的一种。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的产生成为大势所趋。尼人的发音器官,通过劳动已得到进化和改造,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获得了现代人的面貌。事实胜于雄辩,大量资料对社会上的某些偏见进行了反驳。无可否认,尼人是现代人的祖先。这一结论彻底否定了上帝造人的神话。19世纪上半叶以前,欧洲一直流行着上帝造人的说法:根据17世纪英国厄谢尔大主教的年历,第一个人是在公元前4004年被创造出来的。牛津大学副校长莱特富特牧师曾宣告,确切时间是在10月23日上午9时。

作为我们祖先的尼人,在文化上的发展也令人感叹。他们生活在旧石器文化时代,挖掘情况表明,尼人已经非常熟练地掌握了制作和使用工具的方法。从发现的遗物来看,有石器、手斧、齿状器和雕刻器等。在欧洲发现的火石尖状器和月型刮削器,刃口既锋利又平齐,平齐得几乎成一条线,是典型的莫斯特文化(这种石器文化因1863年第一次发现于法国多尔多涅省的莫斯特而得名)。试验证明,用这些石器砍树,效果良好,而石器却没有损伤。不仅如此,尼人在制作上已开始形成小型的、专门的生产规模。除了获取食物和一些生活用品以外,尼人还用骨头及各种石头雕成装饰品来美化生活,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石器手工艺。远古的人类,有许多只懂得择穴而居,尼人不单居住于洞穴,还会自己搭棚架屋。在苏联西莫罗多瓦的莫斯特文化晚期遗址中,就发现了尼人以猛玛象牙和骨头作架,用兽皮搭成的椭圆棚屋,内部直径为5~7米。在当时已经算得上一个庞大的建筑物了。屋内的地面上有15个火塘,用来取暖和烧烤食物。这种情形类似现代某些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在法国南部的拉扎雷特洞穴内也有帐篷,帐门避开洞口,以免寒风雨雪直接人内。这个帐篷距今约12.5万年,它的年龄与它的构造相对比,让人难以想像,在如此遥远的年代,我们的祖先就懂得怎样动手营造一个温暖的家。由此可见,尼人已告别了风餐露宿、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与现代人体戚相关的衣食住行问题,大多也是尼人在生活中非常关注的。他们用兽皮做成衣服,以保暖防寒。如今看来,这种行为还具有文明意识,是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表现之一。

众说纷纭话尼人

研究表明,尼人是有智慧的人,他们的意识对于人类文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现代社会的殡葬文化纷繁复杂,而这种行为如何进行,一定意义上代表了文明的程度。然而,出殡送葬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其由来之长远,足以使人肃然起敬。就目前的发现来看,尼人是最早有意识地埋葬死者的人。像圣沙贝尔老人,便是被体面地安葬人土,他的周围还放着陪葬的石器。石器作为劳动工具,是尼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把其当做陪葬品也具有一定的含义。在发现尼人化石地点之一的莫斯特遗址,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静卧坑底,他的头枕着右前臂,面向坑的右侧躺卧,肢体弯曲,头下有一堆燧石,砌成枕头状,这些让人想到他正安详地沉浸在睡梦之中。他的手边是一件做工精致的石斧,四周是被烧焦的野牛骨头,这是烤肉留下来的残物。人们把实物同死者一同埋葬,是他们相信人死后会进人另一个世界。原始时代,由于生产力和人们认识自然界的能力低下,不能对死亡作出正确的理解,因而误认为人死后会有灵魂存在,而人死后的世界同现实生活的情形是相同的。所以,他们对待死者像对待常人一样,必须为其准备食物和用具,这一行为跟现代某些地方的习俗何其相似。无论身形外貌如何变化,作为人的一些情感方面的意识,却穿越时空隧道,代代相传了下来。可以想见,当那个男孩不幸早夭时,他的父母悲痛地为其举行葬礼,并预备了精美的石器和可口的食物,希望他们心爱的儿子能在另一个世界里正常地生活。发现于1957年的一个墓穴,又为尼人殡葬文化抹上了一层罗曼谛克的色彩。当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罗夫.索莱茨基在伊拉克的沙尼达尔洞穴,找到了一具40多岁的男性尼人骨架,距今约6万年。与其他墓地情况有所不同的是:男子身体周围有大量集中在一起的花粉,经测定,至少有8个品种的花,而且这些花较小,色彩鲜艳。一个人懂得欣赏花,说明他也懂得美。让鲜花陪伴死者,寄托了生者纯洁而真挚的感情。现代殡葬文化礼仪中,鲜花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而几万年前的尼人,已开始用花来为死者殉葬,这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行为。这一行为对现代文明的影响,是名副其实的流芳百世。

尼人的惊世之处,还在于他们有抚老恤残的同情心。同情心是人善良的一个标志,通过对尼人化石的研究,其善良也可见一斑。圣沙贝尔老人死时大概有50岁,而当时的人因气候环境恶劣和生产力落后,生命非常短暂,平均寿命仅为30~35岁。所以,圣沙贝尔老人已经算是长寿了,当他进入老年,身体状况和劳动能力日趋下降,甚至丧失劳动力时,他之所以能继续存活以尽天年,完全是靠集体中间其他成员的供养。研究说明他生前因老化而牙齿脱落,死时仅剩两颗牙齿。像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别人的悉心照料,很难想像他如何度日。比如在进食方面,他嚼不动硬的东西,不能啃骨头,只有让人把肉撕碎,或者嚼碎后,才能够吃下去并消化。尼人尊老的行为,使我们现代人相形见绌。而当今社会,时常会山现歧视残疾人的事件,相比之下,尼人显得高尚多了。葬于沙尼达尔洞穴的那个男子,他生前患有关节炎,行动很不方便,而且还左眼失明,成了残疾。其骨骼表明,这些损伤发生在其死亡很久之前。这种样子,不仅不能为集体出力,还需要别人的照顾。倘若按照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来推论,他是应该被淘汰、被抛弃的。但是,尼人是人,他们已不同于一般动物。他们对个人与社会已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念。一个人,如果身强力壮,他就有向集体或社会服务的义务;如果他是老弱病残,集体或社会也应该帮助他。这样一种纯朴的价值观念,对于一个集体来讲,是非常平等而又有凝聚力的。所以,那个残疾人一直活到40多岁,死后,又由同伴垒坟埋葬,还有动物肉做殉葬品。

尼人的文化还表现在他们对图腾的原始崇拜方面。图腾崇拜广泛存在于现代的少数民族文化中,而我们以前所熟悉的这种文化一般是发生在近几千年的事。其实,早在尼人生活的时代,就已经出现了这类原始宗教活动。在瑞士的德拉岭罗赫,有一个石头围成的地窖,考古学家在里面发现了穴熊的头骨。穴熊是与尼人同时代的一种动物,体形庞大,高可达2.44米,有锋利无比的爪子,非常难以应付。尼人在同穴熊接触的过程中,因不能制服它而转为崇拜它,修建特殊的地窖来供奉。在巴勒斯坦的芒特卡梅尔,一个成年男性的尸骨埋在穴熊颌骨下。想像得出,尼人生前如何怀着既恭敬又惧怕的心情,对穴熊顶礼膜拜,死后还希望能受到穴熊力量的庇护。

众说纷纭话尼人

1957年,在尼安德特河谷人类化石被发现100年后,伦敦圣巴陀罗米欧医学院的阿里克.卡夫和约翰.哈普金斯大学的威廉.斯特劳斯,重新研究了圣沙贝尔老人的骨骼,并得出了尼人也是文明人的结论。他们说:“没有理由假定尼安德特人的姿态与现代人有显著区别……如果他能转世复活,洗个澡,修个面,穿上现代人的服装,坐在纽约地铁的车厢里,不见得会比其他外籍贯乘客引起更多的注意。”

今天,如果有机会徜徉在莱茵河上,别忘了十多万年前,在这条河支流的岸边上,曾经生活着一群善良的、爱花的文明人,他们是我们的祖先,名字叫“尼人”。

(注:最近,德国有科学家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尼人不是现代人的祖先。但是,这个观点是否正确,还有待时间和实践的考验。这儿暂时还是继承以前的论点。)

众说纷纭话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