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三叶虫
根据这种复眼的特点和结构,现代仿生学制成电视摄影机,使电视影像清晰度更高。长在三叶虫腹部的板状附肢,也就是它的脚,这些小脚成对地以前后顺序排列,跟螃蟹的螯相似。这几对附肢是维系三叶虫生命的关键,它们是交通工具,帮助三叶虫在海水中游泳,在海底爬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呼吸。人有肺,鱼有鳃,三叶虫却是用脚来呼吸。天工造物之神奇可见一斑。三叶虫还是天生的杂技演员,它可以把身体完全卷曲起来,像一个卷筒。三叶虫在生长过程中,还要换几次甲壳,像是换衣服,螃蟹也是这样的。
三叶虫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普通的长3~10厘米,宽1~3厘米。大型的三叶虫长度超过20厘米,小型的仅0.6厘米。在葡萄牙发现的名为乌拉裂肋虫的三叶虫,长达70厘米,实属罕见。大的种类有德氏三叶虫、蝴蝶三叶虫等,小的像球接子。三叶虫的体形大多是卵形或椭圆形的,但是,它们的“长相”却不尽相同,其中不乏大众化面孔,更有独具特色的形象,可谓异彩纷呈。有的头上像戴着铁皮面罩,有的又在脑袋上装了一根长矛,有的头顶珠冠,有的尾拽短戈,各式各样的装饰品让人目不暇接。
三叶虫生活在大海里,更确切地说,它的家在海底。三叶虫成群结队地四处活动,或穿行于海百合之间,或出没于淤泥之中,它们捕食时一旦遇到困难或其他危险,便通力合作,团结一致。三叶虫在食物上并不挑剔,它靠捕猎一些小动物为生,甚至沉到海底的动物遗骸也被其视为美食,因此,三叶虫赢得了“海底清道夫”的称号。当然,就像鲜肉比冻肉味道好一样,对三叶虫来说,海底淤泥中肥嫩柔软、又极有营养价值的蠕虫是第一选择。虫如其名,蠕虫全身滑腻腻的,而且不停地在蠕动,正是那层黏液使三叶虫不会轻易得手。而三叶虫也不会就此罢休,经过一番你死我活的较量后,蠕虫最终会败下阵来,成为三叶虫的滋补品。腕足动物海豆芽也是三叶虫不可多得的理想食品,不过,它很难征服,三叶虫常常是吃了闭门羹后,悻悻离开。弱肉强食,同类之间的相互残食在三叶虫的世界里也没有幸免。形体健硕的三叶虫有时为了省去捕猎的麻烦,或者是想要耀武扬威,便就地取材,以自己弱小的“兄弟姐妹”为食。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海藻。那些力量薄弱的小东西没有能力吃上肉,则只好以一些微生物为食。而这些孕育微生物的海藻就像吉普赛人的大篷车,成了小三叶虫移动的家。
有时侯,三叶虫也会到浅海游玩。如果是风平浪静,它们可以从容不迫地自由来去。但是,倘若遇上风暴,聚集在一起的三叶虫便会随波逐浪,被摔上海岸。由于三叶虫是节肢动物,关节很脆弱,一旦受到重力撞击,就性命难保。除了自然灾害,三叶虫的天敌也为数不少,其中威胁最大的是鹦鹉螺。
鹦鹉螺是一种新兴的软体动物,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身上有一个保护罩,就是这层坚固的外壳使它免受撞击之苦,因而具有与三叶虫抗衡的能力。鹦鹉螺的壳是圆锥直体型的,很长,一般几十厘米,有的则超过一米。壳的质地是碳酸钙,所以非常厚重。如此重压,岂不是给鹦鹉螺增加了一层桎梏?其实不然,这里面有一个小奥秘:鹦鹉螺的肉体和内脏都集中在锥体的开口一端,而其余的壳则分成很多装满气体的小室,因此浮力大增,行动起来就不会感到不适了。
鹦鹉螺的长相略看还颇有些雅致,触目所及便是在水中飘来荡去的须足,像在春风中拂动的柳叶。这是其头部最为明显的标志,实际上是鹦鹉螺长在口四周的手腕。这些腕很柔软,伸缩性极强。在每一条腕的腹面还有密密麻麻的吸盘,形成一个巨大的“磁场”,在身体周围布下了天罗地网,令靠近它的猎物有去无回。所以,鹦鹉螺凭着这些神奇的手,捕食有如探囊取物,轻而易举。有时根本不用出手,只是守株待兔,也同样能饱餐一顿,可怜的是那些误人歧途的小动物。而伸缩自如的手腕对于捕猎同样很具有威慑力。这两种性能加起来,使鹦鹉螺有恃无恐,不仅是三叶虫,即使是比它更身强力壮的动物,也不会放在眼里。鹦鹉螺的眼睛是凸起的,又圆又大,视力很好。它的嘴长在头部前端,嘴边上有锉子一样的颚,能毫不费力地把一些壳状物咬碎,真是天生的“尖牙利嘴”。
鹦鹉螺托着重重的壳,究竟是怎样在海中行动的呢?从身体的方向来看,一般动物都是向前行进的,但鹦鹉螺却是朝后退。因为它的动力来自口里的喷水器官。当它喷水时会受到海水的反作用力,从而推动身体行进,不过是倒退着前进罢了。这倒有些像横放的火箭,只是一个喷水,一个喷火。看起来,鹦鹉螺也并不是游泳能手,所以它基本上都是在海底活动。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同样生活在海底,为了寻找活路,鹦鹉螺和三叶虫之间免不了会同室操戈。偏偏鹦鹉螺在食物上要求很高,非肉不吃,为数众多的三叶虫便自然而然地成了对方的猎物,鹦鹉螺是三叶虫的星。今天很常见的乌贼和章鱼与它是同类。在现代的太平洋里,还残存着鹦鹉螺的后裔,而且是独一无二的,不过在外形上已有所改变,壳变成了卷曲形的,更加好看了。
三叶虫在鹦鹉螺的威胁下,经过漫长的时间,身体的构造及性能已有所改变,不再束手待毙。譬如,它们学会了钻泥的本领,像现在的泥鳅一样,可以钻到泥里躲避敌人的攻击。甚至眼睛也长了柄,当它藏在泥中时,眼睛就像被举在手上,从泥里伸出来,四处望风放哨。尽管如此,三叶虫始终处在被动状态,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渐渐地,它被迫让出生存空间,在海洋里失去踪迹。三叶虫灭亡了,但它的一门亲戚却苟延残喘地活了下来。鲎(HòU)就是这个种类的延续者。目前世界上鲎仅有两个属,其中一属分布在北美东海岸,另一属生活在我国华南、东南沿海一带,叫中国鲎。
鲎是研究三叶虫最好的活标本,它一般隐居于泥沙之中。鲎还是动物界难得的恩爱夫妻。退潮后的沙滩上,经常会见到它们双双漫步的身影。夕阳之下,这个场景非常让人感动。它们的恩爱还体现在夫妻之间生死不渝的“感情”方面。一旦雌鲎发生意外,雄鲎便终身“不娶”,最终郁郁不乐而死。同样,如果是丈夫先妻子而去,雌鲎也会渐渐衰亡。谁说动物没有感情?有趣的是,在生殖季节,雄性总是伏在雌性背上,并用两条螯足抱着雌鲎,通过这种奇怪的方式使卵受精。然后,雌鲎就爬到沙滩上去产卵,产完卵后,这对夫妻却抛下未出世的孩子,扬长而去,连头也不回,真是够“狠心”的了。所以,鲎宝宝自打一生下来就没了父母,成了孤儿。它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完全靠自己,否则就会被淘汰。或许,这正是鲎能长期生存的原因。鲎只重夫妻之情,而忽略了亲子之义,有违常理,这也算是一桩咄咄怪事。
鲎鲎的奇特之处不只这些,更有研究价值的是它的血液。一般动物的血是红色的,而鲎的血却是蓝色的。这种蓝血里面含有多功能的变形细胞,当这些细胞与有毒的细菌接触时,能释放出可凝性的蛋白质,使血液迅速凝固。它在医学上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对许多疑难病症的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大福音。三叶虫虽然已经绝迹了,但是,鲎却义不容辞地担负起重任,为研究者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资料,使现代人也能一睹三叶虫多姿多彩的生活。除此之外,它对人类医学所做的贡献更是为人称道。
由于三叶虫的身体是以关节连接起来的,所以它死后关节散落,头、胸、尾都零零散散地分开了,因而化石往往是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又因为有些三叶虫尾后长着角,它留下的尾部化石便形如展开的翅膀,而尾轴部分模糊不清,致使古人误认为是蝙蝠的身体,于是才有了“蝙蝠石”的各种记载。虽然古人因科学技术的不发达,不能准确地认识三叶虫,但无论如何,他们的首发之功是不能轻易抹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