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蝠砚上的秘密
东岳泰山素以峭拔闻名,但是,谁又能想像得出,这里原来是一片汪洋大海呢?五六亿年前,泰山只是海中的一个岛屿。在它周围广阔的海域里,繁衍着难以计数的海洋生物,有海藻、海百合、珊瑚、水母、笔石、三叶虫和鹦鹉螺等,其中尤以三叶虫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如果是推选代表的话,三叶虫首当其冲,因此,这段地质时期被称为三叶虫时代。
三叶虫化石的分布很广,凡是在当时有海水的地方都会发现它。我国的三叶虫化石很丰富,如云南东部到三峡地区、山东泰山等,都是古生物学者不可多得的天然宝库。据考证,中国人早在1400多年前就已发现了三叶虫化石,而国外最早接触三叶虫是在1698年,当时把它叫做三瘤虫。
我国古代文人把蝙蝠又叫做蟙ZǐMò),而且曾用“蝙蝠石”制成砚台,称作砚。在清代诗人王士祯韵著作《池北偶谈》中,也有类似记载。读书人张华东在泰山附近拣到一块石头,上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蝙蝠近百只,后来,他把石头做成砚台,命名为“多蝠砚”。
直到20世纪,地质学家才彻底弄清了“蝙蝠石”的庐山真面目。原来,所谓“蝙蝠石”,并不是由蝙蝠形成的,而是三叶虫的化石,之所以古人会把它当做蝙蝠,是因为三叶虫身体构造非常特殊。
三叶虫是一种节肢动物,身体可分为头、胸、尾三部分。头呈马蹄状,上有复眼,下有口;胸部由许多胸节有条不紊地排列组成,还有附肢;尾巴则像一把短剑,尖锐无比。联接三个部分的是关节。古人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但把它用在三叶虫身上却很不合适。从纵的方向看,三叶虫由头、胸、尾组成,而横着看,它也可以分为三部分:中间是一条隆起分节的轴,两侧是肋叶。由此可见,三叶虫并非徒有虚名,而是恰如其分。三叶虫身上最奇妙的器官是眼睛。一般动物仅有两只眼睛,即便是《西游记》中的二郎神也不过3只眼,而三叶虫却有100旧多只,数目惊人。其实,说怪也不怪,这些眼睛都非常小,组合在一起复合成了一种很特别的眼睛——复眼,像蜻蜓也有这种复眼。我们两只眼已能看清楚物体,三叶虫的视力可想而知。即使是光线很弱、物体很小,对三叶虫来说,仍然是洞若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