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状元们考的什么题?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规定的文体。每篇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其中起股到束股四部分是议论的主体,每部分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叫“八股文”。亦称“时文”、“制义”或制艺”等。八股文的考题主要摘自(四书),所论内容也要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不允许自由发挥,束缚人们思想,严重摧残人才。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怒谴责:“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日知录》卷十六)1901年,清政府宣布“自明年为始,……凡四书五经义,均不准用八股文”,八股文才被废除。作为一种考试文体,采用时间这样长影响如此大,恐怕在中外历史上都是仅见的。那么八股文开始于什么时候呢?
“太祖与刘基所定”或“明太祖朱元璋制定”说。《明史.选举志二》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认为八股文是明太祖与刘基所制定。陈东原对此持不同意见。他在1936年撰写的《中国教育史》中说:刘基卒于洪武八年(1375年),那时正是科举停顿时候,直至洪武十七年才正式开科取士。因此,“他是赶不上参与文体之创制的”。又说,自洪武三年虽然一连开了三年的科考,“但那时诸事草创,恐也未颐及考试的文体”。可能是受陈东原的影响,张晋藩、邱远猷在196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科举制度史话》中,提出八股文是明太祖制定的。他们写道:“明太祖朱元璋,在沿袭宋朝科举考试文体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种用八股文取士的方法。”1979年出版的毛礼锐、翟菊农、邵鹤亭编的《中国古代教育》,似认为八股文始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他们说:明太祖为吴王时已定文武科取士之法,中间曾一度停止,到十五年复设科举,到十七年规定科举定式,“从此八股文的格式一直支配着科举考试,是一种高度注重形式的文字。”
“始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说。最早持这一说的恐怕是明清之际的顾炎武。他在《日知录》卷十二说:“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盖始于成化以后:”并具体指出:“成化二十三年,会试‘乐天者保天下’文”以及“弘治九年(1496年)会试‘责难于君渭之恭’文”,均是八股文。顾炎武学富五车,知识渊博,又是明末清初人。因而,他的见解颇为学者们所接受。鲁九皋(制义准绳)论八股起源,首即引顾氏之言。陈青之在193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教育史》中则直说:“据顾炎武所考,八股文的形式始于成化以后,在此以前,场屋文字不过类演传注,或对或散,初无定形。自成化以后以至满清末年,数百年间皆为八股所支配。”1981年出版的顾树森《中国历代教育制度》和肖永清主编《中国法制史简编》也都采纳了顾炎武的看法。然而,有些学者却不赞同此说。陈东原于1936年,在分析了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进士第一名谢迁的一篇文章后指出:此文,在顾炎武所谓成化二十三年之前十二年,弘治九年之前二十一年,而已具八股的形式”。因此,他说:“若谓成化二十三年方有八股,亦非定论。”
商衍鎏在1958年也说:据顾炎武说,八股始于成化之时,但成化以前,于谦“不待三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题,文,王宗贯“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等题文,皆八股格。由此,他认为八股恰起于成化,恐亦未必(《清代科举考试述录》)
“源于宋经义,定于明初,完备于成化”说。陈东原先生认为,文体之变,大都由渐而来,断不能恰指何时,也不能恰指何人。他指出,若追溯八股前身,当源于宋代经义。王安石在变法中,罢诗赋、帖经、墨义,改试经义。这是一种新文体,与论相似,不过限于以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以经书中的意思去解释推演。王安石在创“经义”时,尚无整齐严谨的八比,但无论是直说、喻说、正说、反说,总是一个对一个,“而开后来八比之风”。后人踵事拘束,到明代遂成为格律拘谨字句皆有规定的八股。因此,他的看法是:“明代制艺,确较宋代格式严紧。成化以后,束缚得格外厉害罢了。”(《中国教育史》)商衍鎏在《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中也说:“论八股文者,沿流溯源,不可不谓其托始于经义也:”八股之法,“定于明之洪武,而盛于成化以后者。”1982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词典》则作这样的概括,八股文“其体源于宋之经义,1384年(明洪武十七年)定科举取士式,定制《四书》用朱熹注,然文章未有定式。成化(1465—1487年)以后始形成八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