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斯基摩人的家园-地理万象
地球最北端被寒冷的北冰洋占据着。亚洲、欧洲和北美洲象一个花环,断断续续地环绕着北冰洋,这些大陆或岛屿有很大一部分在北极圈——北纬六十六度三十三分——以北地区。
环绕北冰洋的地区,终年严寒,没有植物,就是夏天也是遍地冰雪。
在极圈以内,一年中总有一段时间看不见太阳,叫“极夜”(也叫“永夜”);也总有一段时间太阳总不落下去,叫“极昼”(或“永昼”)。越靠近极地中心,极夜、极昼的时间就越长。这种极昼与极夜现象南北极地区都有,只是季节正相反。
北极地区是爱斯基摩人的家园。多少年来,爱斯基摩人就在北极地区生活着。爱斯基摩人是一种非常耐寒的民族。据说,夏天里,即使气温在零度以下,他们仍然赤裸着身子躺在露天里,雪花飘落在身体上也毫不在乎。寒冷的冬天,他们就全家挤在冰块垒起来的冰屋里,只搭着平时穿的衣服,就能安然入睡。
也许你们会问,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爱斯基摩人靠什么生活呢?
其实,北极地区可吃的东西真不少。北极狐、北极熊、海豹和海中的各种鱼类,都是爱斯基摩人很爱吃的东西。这些动物含有丰富营养和大量脂肪。
爱斯基摩人个个都是捕猎能手。他们爱捕猎海豹。海豹总爱爬到浮冰上晒太阳,小睡一会儿。这时,爱斯基摩捕猎手就拿着一面白色的掩体板,遮住身子,悄悄地接近海豹。当接近捕猎目标时,就以极快的速度,举起猎枪向海豹猛烈开火。
到了冬天,北冰洋上的动物少了。为了得到猎物,爱斯基摩人要在漆黑的极夜里,冒着严寒,长时间地等在海豹呼吸孔旁。
海豹这种动物要把头伸出海面才能呼吸。冬天海面封冻了,海豹就在冰层上用嘴巴啃出一些小孔,呼吸时好把鼻子伸出来。
就在海豹的鼻子刚刚伸出冰孔的一刹那,爱斯基摩人立刻射击,然后,再把打死的海豹用鱼叉叉上来。
为了得到食物,爱斯基摩人有时不得不操起渔网,在冰间裂隙的海水里,张网打鱼。有时,他们的收获不好,只能饿着肚子。
爱斯基摩人睡的冰屋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物。它完全由坚硬的冰块砌成,远远看去,象一个雪白的大馒头。
为了搭成这样的冰屋,爱斯基摩人先得把厚雪狠命地压实,再切成长条形的雪块。砌屋时,先在地面上把雪块摆成一个圆圈,再一块一块向上砌,一层要比一层向里收缩,最后封顶。
进入冰屋的门,是冰屋砌好以后,在地下打洞开出来的。人要进屋,先要爬过一个地洞。一个爱斯基摩家庭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直径只有三米左右的冰屋里。
你们可能会问:人住在冰屋里,冰屋不会融化吗?不会的。这是因为冰屋里不生火,人的体温只能融化冰屋墙壁表面很薄的一层。融化后的水又重新冻结在冰壁上,倒把冰屋孔隙封住了。
冰屋是爱斯基摩人在那种特殊条件下的独特创造。想想看,北极冰原上,除了冰雪还会有什么建筑材料呢?
爱斯基摩狗是爱斯基摩人的忠实伙伴。可以说,没有狗的帮助,爱斯基摩人几乎无法在北极生活。这种狗耐寒,有力气。它能拉着雪橇,带着它的主人到远方狩猎。狩猎时,这种狗能帮助猎人寻找猎物。它的鼻子很灵,能闻到难以发现的海豹通气孔位置。在凶猛的北极熊面前,爱斯基摩狗也毫不畏惧,它们把北极熊围起来,帮助主人打杀这种狡猾的动物。
爱基斯摩人在狩猎近来,随着北极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方式也有了变化。一些人成了工人,年轻人有的进了学校,他们的住房和饮食当然也有了改变。有的地方,汽艇代替了独木舟,煤油取代海豹油成为照明的燃料。但是,多数人还是按照他们传统的方式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