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古今之变
通古今之变语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谓编著史书应把古往今来历史事实的变化,互相联系,梳理出因果关系、源流脉络。在给任安写的书信中,他说自己写《史记》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要研究天和人之间的关系,要把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梳理出来,从而形成自己的学说。后来他不仅成功了,而且为后世正史的编撰提供了不桃法则。
历史是一个过程,任何事件都有一个初、盛、中、晚的变化过程。把握了这个变化过程,也就接触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鲜活历史,史家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一字褒贬 一字褒贬 语出西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谓《春秋》笔法严谨,字斟句酌,每一个字都蕴含着褒奖和贬责。在此之前,孟子就说:“孔子写成《春秋》,那些乱臣贼子看着就害怕。” 在《春秋》中,把杀有罪称为“诛”;杀无罪称为“杀”;凡悖礼作乱……查看详情
《战国策》 《战国策》 《战国策》为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三十三篇,四百九十章。书非一时一人之作,最初并无统一名字,“或日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日事语,或日长书,或日修书”,刘向在整理编订为一书之后,才确立了现在的书名。 《战国策》为叙……查看详情
以史为鉴 以史为鉴 鉴是镜子。用历史做镜子,就可以看出兴亡衰替,从而为自己安排前程,别重蹈覆辙,就叫做“以史为鉴”。最早提出的是东汉末年荀悦的《汉纪》,要通过论载西汉一朝的得失轨迹,让统治者以此作为借鉴。 唐初著名谏臣魏征在监修《隋书》时,……查看详情
班固与《汉书》 班固与《汉书》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父亲班彪也是一个史学家,曾续补《史记》作《后传》六十五篇。《汉书》 就是在《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但班固却在汉和帝时因窦宪案牵连入狱而死……查看详情
陈寿与《三国志》 陈寿与《三国志》 陈寿(233一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少年好学,立志于史学事业,对《尚书》、《春秋》、《史记》、《汉书》等史书有深人研究。 《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国别史,主要记载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