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商鞅(约前390一前338),公孙氏,名鞅,原为卫国公族,又称卫鞅,后封于商,称商鞅。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少好刑名之学,闻秦孝公下令求贤,乃离魏去秦,以变法强国之术说孝公,孝公大喜,以商鞅为左庶长,下令变法。变法令下达后,商鞅放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在都城南门,宣称谁能将木杆搬至北门赏十金,但无人响应;他又将赏金增至五十金,有一个人将木杆搬到北门,即获得五十金,以此取信于民。当时太子犯法,商鞅罚惩了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公孙贾。新法令推行几年后,秦国百姓家给人足,臣民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孝公以商鞅为大良造。两年后,秦从雍(今陕西凤翔)迁都咸阳,并第二次下变法令。孝公二十年(前342),秦国富强。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权力基础,即位的太子在保守派的支持下卷土重来,对商鞅施行了疯狂的报复。他们不仅以诬告陷害的方式迫使商鞅谋反,而且以最残酷的暴行,将他五马分尸。商鞅在素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虽然惨遭失败,但他所开创的变法大业却顺应了历史潮流,并最终对秦朝的统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商鞅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要求,从“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论点出发,强调教育改革,注重培养人才。但他手段简单粗暴,焚烧《诗》、《书》,实行愚民政策和文化专制主义,甚至推行连坐法而刑及无辜等,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致使他死于贵族的报复而“秦人不怜”。
运筹帷幄汉张良 运筹帷幄汉张良 张良(前251一前186),字子房,秦末汉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 先世原为韩国贵族,五代在韩为相。秦灭韩后,他图谋复国,于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偕刺客以铁椎击始皇于博浪沙,误中副车,遂改名换姓,逃匿于下邳。……查看详情
诸葛亮治蜀 诸葛亮治蜀 诸葛亮(181一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祈水)人,三国时蜀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年,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一面躬耕读书,一面留心世事,伺机施展抱负,被时人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207),经名士徐庶……查看详情
萧规曹随 萧规曹随 西汉初,萧何为相。惠帝二年(前193),萧何病重,临终时惠帝询问后继者,萧何荐以曹参。曹参为相三年期间,仍以治齐之术治汉,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施政办事一概遵循萧何创立的规章制度,无所变更。任用官吏也都是选用那些厚重稳健……查看详情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商鞅(约前390一前338),公孙氏,名鞅,原为卫国公族,又称卫鞅,后封于商,称商鞅。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少好刑名之学,闻秦孝公下令求贤,乃离魏去秦,以变法强国之术说孝公,孝公大喜,以商鞅为左庶长,……查看详情
东晋名相谢安 东晋名相谢安 谢安(320-385),字安石,号东山,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东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谢安出生于世家大族,陈郡谢氏显赫当时,与瑯琊王氏并称“王谢”。谢安自幼聪慧,思维敏捷,性爱读书,不喜为官。年轻时隐居会稽,常……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