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慧
曾侯乙慧战国初期曾(随)国国君乙的墓葬,位于湖北随州市播鼓嫩。葬于公元前433年或稍后,1978年发掘。整个基葬分作东、中、北、西四室。东室置曾侯乙木棺,双熏,外棺有青铜框架,内棺外面彩绘门窗及守卫的神兽武士。中室放置随葬的礼乐器。北室放置兵器及车马器等。西室置殉葬人木棺十三具。墓中共出土随葬品一万五千多件,其中有一套曾侯乙编钟,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钟在我国商朝时就已出现,人们按钟的大小、音律、音高把钟编成组,制成编钟,演奏悠扬悦耳的乐曲。曾侯乙编钟共六十四枚,八组,分三层悬挂在铜、木做成的钟架上。钟架由六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几根圆柱承载,总重量达三千五百千克,它的重量、体积在编钟中是罕见的。尤为可贵的是,钟体和附件上,还篆刻有两千八百多字的错金铭文,记载了先秦时期的乐学理论以及曾和周、楚、齐等请侯国的律名和阶名的相互对应关系,这一重大发现,摒弃了“中国的七声音阶是从欧洲传来、不能旋官转调”的说法,被认为是世界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基中还出土了编馨、鼓、瑟、笙、排箫等大量乐器,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出土的一件漆木衣箱盖上,绘有包括青龙、白虎、北斗图形及二十八宿名称的天文图像,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立二十八宿体系的国家之一。曾侯乙墓出土的漆器有二百二十多件,是楚基中年代最早也是最为精彩的,体现了楚文化的神韵。
曾侯乙慧 曾侯乙慧 战国初期曾(随)国国君乙的墓葬,位于湖北随州市播鼓嫩。葬于公元前433年或稍后,1978年发掘。整个基葬分作东、中、北、西四室。东室置曾侯乙木棺,双熏,外棺有青铜框架,内棺外面彩绘门窗及守卫的神兽武士。中室放置随葬的礼乐器。北室……查看详情
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按死者等级分为金缕、银镂、铜缕,是汉代皇帝和贵族规格最高的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玉衣也叫“玉厘”、“玉押”。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汉代人认为玉是“山岳精英”,将金玉置于人身……查看详情
侯马盟书 侯马盟书 “侯马盟书”是1965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在发掘山西侯马晋城遗址时发现,同年11月至次年5月发掘。候马盟书是春秋晚期晋定公十五年到二十三年(前497~前489)晋国世卿赵鞅同大夫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当时的诸侯和卿大夫为了巩固内部团结……查看详情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期文化,1973年夏首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群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公元前五千年至公元前三千三百年。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比较进……查看详情
蓝田人 蓝田人 蓝田人,曾泛指中国陕西省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直立人化石。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王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公王岭地点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古地……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