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讳三法-中国古代避讳学

时间:2024-11-10 17:53:04关键词:避讳三法,避讳学

避讳三法

避讳三法古代常见的三种避讳方法,即改字法、缺笔法和空字法。

缺笔法是用本字而省缺笔划。此法大约始于唐初,宋代以后颇为盛行。如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于志宁碑》为避讳,书“世”作“井”。

空字法是将本字空而不写,或画以“口”,或书以“某”字,或直书以“讳”字。如汉景帝名刘启,在立他为太子时,有司因避讳而曰:“子某最长,纯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唐高祖李渊祖父名虎,唐追尊为景皇帝,庙号太祖。唐人撰《隋书》,为避讳,将韩搞虎写作“韩擒”,空“虎”字。同书为避李世民讳,书王世充作“王充”,空“世”字。后人有不解避讳之意者,在传抄或翻刻时,误写作“韩擒”、“王充”。

改字法是用同义或同音字以代本字。以用同义字为最多。此法在秦汉时期已经使用,后代继续沿用。例如秦时,改“正月”称“端月”。这是因为秦始皇名政,与正月之“正”同音,因而避讳。五代冯道历朝为相,一次,他命门客讲《道德经》,书中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连犯冯道的忌,于是就把第一句念作“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避讳三法-中国古代避讳学

国讳-中国古代避讳学

国讳 国讳 国讳指避皇帝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有时还讳及其皇后及其父祖、前代年号、帝后谥号、皇帝陵名及其生肖姓名。外交上,尊重对方的国讳是重要礼节。由于国讳的严格性,一旦帝王名字中有一个常见字,就会给政治和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麻烦。所以帝王取……查看详情

君所无私讳-中国古代避讳学

君所无私讳 君所无私讳 “私讳”则可分为“家讳”与“尊讳”两种。所谓“家讳”,主要是父母、祖宗以及亲戚等的名讳。“尊讳”则涉及官吏、师长、亲朋好友等。私讳没有国讳那样严格。《礼记》称“君所无私讳”,意思是在皇帝面前可以不避私讳。究其原因,……查看详情

避讳三法-中国古代避讳学

避讳三法 避讳三法 古代常见的三种避讳方法,即改字法、缺笔法和空字法。 缺笔法是用本字而省缺笔划。此法大约始于唐初,宋代以后颇为盛行。如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于志宁碑》为避讳,书“世”作“井”。 空字法是将本字空而不写,或画以“口”,或书以“……查看详情

家讳-中国古代避讳学

家讳 家讳 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作法。凡父祖名某某,都必须在言行、做文章时避开以此为名的事物。它其实是国讳的一种延伸,同国讳一样是封建等级伦理观念的体现。又称私讳。比起国讳,家讳中寄寓着对长辈们的亲敬、崇仰与怀念之情,带有更多的自发性……查看详情

二名不偏讳-中国古代避讳学

二名不偏讳 二名不偏讳 按《礼记》规定:“二名不偏讳。”即凡双名不专讳一个字,如孔子的母亲名“微在”,那么孔子在说“徵”的时候不说“在”,说“在”的时候不说“徽”即可。 古代对偏讳有两种解释。一、君主或尊长之名是两个字,则只避讳其中的一个字……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