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名不偏讳-中国古代避讳学

时间:2024-06-07 11:53:06关键词:二名不偏讳,避讳学

二名不偏讳

二名不偏讳按《礼记》规定:“二名不偏讳。”即凡双名不专讳一个字,如孔子的母亲名“微在”,那么孔子在说“徵”的时候不说“在”,说“在”的时候不说“徽”即可。

古代对偏讳有两种解释。一、君主或尊长之名是两个字,则只避讳其中的一个字,郑玄即持此种观点。他认为,孔子在使用“徵”字时,就绝不同时使用“在”字,使用“在”字时,就绝不同时使用“徽”字,这样就始终避讳了其母双名“微在”中的一个字。二、君主或尊长之名是两个字,单用其中的一个字也要避讳。这样,双名的两个字实际上皆需避讳。

二名不偏讳-中国古代避讳学

君所无私讳-中国古代避讳学

君所无私讳 君所无私讳 “私讳”则可分为“家讳”与“尊讳”两种。所谓“家讳”,主要是父母、祖宗以及亲戚等的名讳。“尊讳”则涉及官吏、师长、亲朋好友等。私讳没有国讳那样严格。《礼记》称“君所无私讳”,意思是在皇帝面前可以不避私讳。究其原因,……查看详情

国讳-中国古代避讳学

国讳 国讳 国讳指避皇帝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有时还讳及其皇后及其父祖、前代年号、帝后谥号、皇帝陵名及其生肖姓名。外交上,尊重对方的国讳是重要礼节。由于国讳的严格性,一旦帝王名字中有一个常见字,就会给政治和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麻烦。所以帝王取……查看详情

避讳三法-中国古代避讳学

避讳三法 避讳三法 古代常见的三种避讳方法,即改字法、缺笔法和空字法。 缺笔法是用本字而省缺笔划。此法大约始于唐初,宋代以后颇为盛行。如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于志宁碑》为避讳,书“世”作“井”。 空字法是将本字空而不写,或画以“口”,或书以“……查看详情

圣讳-中国古代避讳学

圣讳 圣讳 即“为贤者讳”,亦即对封建社会所推崇的圣人贤者的名讳。圣讳并不像国讳、家讳那样严格、广泛。在封建时代,既有朝廷规定的圣人讳,又有人们自发的为圣贤避讳。圣讳各朝略有不同,一般有孔子、孟子、老子、黄帝、周公等,汉以后皇帝之名有时也……查看详情

不讳嫌名-中国古代避讳学

不讳嫌名 不讳嫌名 不讳声音相近的字的避讳原则。譬如“禹”之与“雨”,“丘”之与“蓝”之类,是针对一些荒唐而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的避讳的反驳,如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肃,“晋”与“进”同音,故李贺一生不能举进士。 宋朝的官方曾经修订了一部《礼部……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