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切-中国古代文字音韵

时间:2024-11-10 15:26:01关键词:反切,文字音韵

反切

反切反切,最初也称为“反”或“翻”,后来叫“切”,是“反”和“切”两种说法的合称。在使用音标和字母注音之前,它是中国古代最主要和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注音方法。反切法就是利用双声、叠韵的方法,用两个汉字来拼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用作反切的两个字,前字叫反切上字,简称切上字,后字叫反切下字,简称切下字。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反切的基本规则是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即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例如,“冬,都宗切”,就是用都的声母、宗的韵母和声调为冬注音。最早,给汉字注音是用“譬况法”、“读若法”、“直音法”等。如汉代注疏以及《说文》大都用“某字读若某字”来注音,这就是读若法。读若的两个字,往往并不完全同音,因此有时会加一些描述,“某读若某,急气言之乃得”、“读若某,长言之”之类,这就是“譬况法”。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注音,相对于读若和譬况,直音法用完全同音的字注音是一大进步,但是,有时同音字较少,或者用来注音的同音字本身就是个生僻字,也会影响注音效果。东汉初期,僧人和学者受梵文拼音方法的启发,结合汉字的特点创造了反切的注音方法。它的产生,是为了补救这些注音方法的不足,这种对汉字音节进行两分的方法,把音节离析为“声”和“韵”,为归纳汉字的声母韵母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汉语语音学的开始。

反切-中国古代文字音韵

反切-中国古代文字音韵

反切 反切 反切,最初也称为“反”或“翻”,后来叫“切”,是“反”和“切”两种说法的合称。在使用音标和字母注音之前,它是中国古代最主要和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注音方法。反切法就是利用双声、叠韵的方法,用两个汉字来拼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用作反切……查看详情

《康熙字典》-中国古代文字音韵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是清代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旨编撰的一部官修大型字典。该书编撰于康熙年间,历时六年,因此书名叫《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是依据明朝梅膺祚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两书加以增订编修而成……查看详情

《尔雅》-中国古代文字音韵

《尔雅》 《尔雅》 中国最早的一部综合性百科词典,首创按内容性质分类解释词语的先例。唐代以后将它列人“经部”,成为了儒家经典之一。作者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孔子门人所作,有的认为是周公所作,一般认为是战国至秦汉之际研究文字圳释的人代代相传,……查看详情

六书-中国古代文字音韵

六书 六书 古人分析汉字构造和使用而归纳出来的六种规则。最早解释“六书”内容的是西汉末年的刘歆。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不仅对“六书”作了系统全面的解释,而且还利用“六书”理论对九千三百五十三个汉字作了具体分析,从此,“六书”成为研究汉字的……查看详情

四声八病-中国古代文字音韵

四声八病 四声八病 四声是指平声、上声、去声、入声,这是我国古代对汉语声调的分类。汉语的声调自古就有,但是对汉语的声调加以分析并且定名为平、上、去、入四声,这是从南北朝齐梁的时候才开始。当时沈约、周颗等人分辨出汉语的四声规律,并运用到文学……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