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孟子》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著作,四书之一。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奥,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与孔子故乡曲阜相邻。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和孔子一样,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曾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但他的政治主张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家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到南宋孝宗时,朱熹将《孟子》编入《四书》。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以及清代焦循所撰《孟子正义》,都是研究和学习《孟子》的重要资料。孟子主张仁政爱民;孝佛忠信,仁者无敌: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等,在今天仍然有着广泛的政治意义和人生价值。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又有明显的发展。
《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盂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大同书》 《大同书》 康有为(1858一1927)撰。分人世界观众苦、去国界合大地、去级界平民族、去种界同人类,去形界保独立、去家界为天民、去产界公生产、去乱界治太平、去类界爱众生、去苦界至极乐等十部。成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民国二年(1913)曾在《……查看详情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 亦称《吕览》,战国末期秦相国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成书于秦始皇八年(前239)。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 书中汇集了先秦百家之说,兼收并蓄,细大不捐,并将先秦诸家的哲学思想加以发挥。在自然观方面,提……查看详情
《周易》 《周易》 儒家重要经典,为六经之首。周有二义,一指周朝、周文王,一指周遍、周密:易有三义,一是变易,二是不易,三是简易。合起来,即指周朝探讨宇宙人生变易法则的书。 《易经》为占筮之书,相传伏羲画八卦,传至夏朝名《连山》,至商朝名《……查看详情
《荀子》 《荀子》 战国后期赵国人荀况的主要著作,包含了荀况的哲学、伦理、政治、人生等各方面的思想主张,同时又是一部著名的古代教育著作。他居家不仕,著书立说达数万言,对当时的齐国和其他国家的思想文化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与“亚圣”孟子齐……查看详情
《公孙龙子》 《公孙龙子》 战国后期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的著作。公孙龙,字子秉,魏国(今山西省南部)人,活动年代约在前320一前250年间。战国时期哲学家,名家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汉书·艺文志》收录《公孙龙子》十四篇,现存六篇。第一篇《迹府》为后……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