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日用即道-中国古代哲学概念

时间:2024-11-10 12:53:05关键词:百姓日用即道,哲学概念

百姓日用即道

百姓日用即道这是明中叶王艮的哲学思想,又称“百姓日用即道”或“百姓日用之学”。

这个“道”以百姓为本,而百姓则包括士、农、工、商和所有民众,愚夫愚妇。这“道”是平民百姓日用常行之道:“圣人经世,只是家常事。”统治者经营世界,其实也只是家常事,没有别的,所以圣人之道,也无异于百姓的人伦日用。如果跟老百姓有不一样的,都可以称之为异端邪教。在他看来,只有合乎平民百姓日常生活需要的思想学说,才是真正的“圣人之道”。否则,便是“异端”。他所谓的“道”,不仅具有道德精神内涵,而且包含了人民最起码的物质生活要求。总之,对呻吟在苦雄中的人民表示同情,要求摆脱贫困,争取生存权利的观点,在明中叶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历史条件下,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具有启蒙的意义。

百姓日用即道-中国古代哲学概念

理势合一-中国古代哲学概念

理势合一 理势合一 这是明清之际王夫之的社会历史观点。理,事理,天理,指体现在天地万物及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规律性;势,形势,趋势,指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过程。他认为二者统一而不可分。 历史规律就体现在历史发展的趋势之中,并不可能在历史发展……查看详情

玄览-中国古代哲学概念

玄览 玄览 玄览是用变化的角度去观察变化的宇宙万物,这就是觉悟思维。宇宙是变化着的,用一个公式或者定理是永远也认识不了它的真理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随着它变化的节奏,用变化着的角度去领悟它。 如何能够领悟宇街的真理呢?《老子》第十:“涤除玄览……查看详情

百姓日用即道-中国古代哲学概念

百姓日用即道 百姓日用即道 这是明中叶王艮的哲学思想,又称“百姓日用即道”或“百姓日用之学”。 这个“道”以百姓为本,而百姓则包括士、农、工、商和所有民众,愚夫愚妇。这“道”是平民百姓日用常行之道:“圣人经世,只是家常事。”统治者经营世界,……查看详情

致良知-中国古代哲学概念

致良知 致良知 致,招致,使来;良知,即人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王守仁,字阳明,在继承思孟学派的“尽心”、“良知”和陆九渊的“心即理”等学说的基础上,吸收了朱熹那种超感性的先验范畴的“理气”为本体学说,创立了王学,也即阳明心学。王学的内在结……查看详情

性恶说-中国古代哲学概念

性恶说 性恶说 人生之初,无善无恶。就像一块田地,种香草便收香草,种恶蒿便获恶蒿。只是后天的习染熏陶不同,才使人们有了贤愚善恶的差距。人性是善还是恶,是中国古代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孟子的性善说,强调了人性中善良的部分加以教化,所以能够使人……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