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惠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惠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语出《论语·学而篇》。意思是不要为别人不了解自已而忧虑,要担心自已不能够了解别人。人常常会忽视了要去了解别人,而常常希望别人能够了解自己。一般人的才德修养不够,因此难以宽容地对待别人:另一方面也容易使自己误解别人,由此而产生评价失误。但君子却不能这样。君子以宽恕的心态来对待别人,不求全责备,当自己不被别人了解的时候,希望被了解,却不责怪别人的不了解。孔子在这里说明了一个责已不责人的道理,充分体现了他的宽恕思想。《论语》中还有类似的话,《宪问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卫灵公篇》“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都在讲同样的道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语出《周易·乾卦·象传》。大意是:天(也就是自然)的运动规律刚强动健、永不停止。君子应当像天宇那样,刚毅坚定,发愤图强,即使颠沛流离、历尽挫折和磨摊,也不屈不挠,水不止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查看详情
少则得,多则惑 少则得,多则惑 语出《老子·第二十三章》,原文如下:“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少则得,多则感”的意思是说,人在面对较少选择、诱惑的时候,往往会有所得,而一旦面临更多选择、……查看详情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语出《庄子·天下篇》,其意为,一尺长的木杖,每天截取一半,这样不停地截取下去,总会有一半留下,所以永远也不会穷尽。 这句话讲的是理论上的物质无限可分性,体现了高度的辩证思想。庄子认……查看详情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语出《汉书·东方朔传》。原文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大戴礼记》中也有同样的话。水过于清澈,鱼就无法在其中生存,是一个尽人皆知的道……查看详情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 语出《老子》第二十八章。意思是,心中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利于天下的溪涧。 在繁殖季节,雄鸟极尽所能展示华丽的羽毛,终日躁动不安,四处争斗,然而却是默默无闻的雌鸟负担着繁……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