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遁(约314-366)-中国古代宗教人士

时间:2024-11-10 10:26:06关键词:支遁(约314-366),宗教人士

支遁(约314-366)

支遁(约314-366)东晋僧人,佛教哲学家,中国佛教般若学派“六家七宗”之一“即色宗”的主要代表。俗姓关,字道林,世称“支公”、“林公”。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一说河东林忠(今河南省林县)人。出生佛教家庭,早年修习般若学,精研《道行般若经》。由于善谈玄理,名噪一时。其《即色游玄论》从有、无双遣的角度,阐述了般若性空的原理,重点发挥了“即色是空”的思想,提出“色即为空,色复异空”的命题,构成了“即色宗”的理论特色。

他不仅用般若学的思想形式转述,而且还用般若学的思辨方法发展了郭象玄学。他的理论之所以能够取代郭象的旧义,就在于它为清谈的名士们提供了一个更其玄远、神秘的追求目标和精神享受。在般若学的发展过程中,支遁的即色义超过了其他各家而接近于僧肇,成为“六家七宗”向“肇论”过渡的最后一环,在中国佛教史和中国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支遁又强烈主张“顿悟”。其“顿悟”说被称为“小顿悟”。南齐刘虬《无量义经序》谈到顿悟时,给支遁一个很高的评价。其著作大部分已经佚失,清代严可均编《全晋文》辑有残文。

支遁(约314-366)-中国古代宗教人士

安世高-中国古代宗教人士

安世高 安世高 本名清,号安侯。外籍汉地佛教僧人,汉译佛经的创始人之一。原为安息国太子,精研阿毗县,修习禅定,于汉桓帝建和初年(147)来到中国洛阳,从事佛经翻译。后来游历江南,晚年踪迹不详。 他翻译的佛典共三十五种四十一卷,现存二十二种二十六……查看详情

僧肇-中国古代宗教人士

僧肇 僧肇 东晋著名僧人,中国佛教哲学的奠基者之一。僧肇(384或374414),俗姓张,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原本崇信老庄,及读《维摩诘经》而幡然悔悟,即出家皈依佛门。后师事鸠摩罗什,深得“三论”要旨,成为“什门四哲”之一。擅长佛学般若理论……查看详情

葛洪-中国古代宗教人士

葛洪 葛洪 葛洪(284一363),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是晋朝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 他字稚川,号抱朴,都要表示守其本真,抱持朴素,不为物欲所诱惑……查看详情

王重阳-中国古代宗教人士

王重阳 王重阳 王重阳(1112一1170),原名中孚,字允卿,又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名喆,字知明,道号重阳子,故称王重阳。北宋末年京兆咸阳(今陕西威阳)大魏村人。道教全真道的始创人,后被尊为道教的北五祖之一。他有七位大弟子,称为北七真。 王重阳……查看详情

司马承桢-中国古代宗教人士

司马承桢 司马承桢 唐代著名道士,道教理论家。司马承祯(647一735),字子微,法号道隐,河内温人(今河南温县)。生于官宦世家,自少笃学好道,无心仕宦,而喜作方外游。师事嵩山道士潘师正,深得赏识,受上清经法及符箓、导引、服饵等道术。后遍游名山,……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