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乐》
《破阵乐》《破阵乐》又名《七德舞》,原名《秦王破阵乐》,是唐代坐部伎、立部伎中最著名的乐舞,也是一部很有影响的歌舞大曲。唐灭隋后,李渊称帝,封李世民为秦王。此曲即为歌颂秦王李世民带兵平叛将刘武周所编制。贞观元年(627),李世民称帝,在宫中首演《秦王破阵乐》。后唐太宗亲绘《破阵乐图》,令太常编制音乐。《破阵乐》的表演形式较多,有一百二十人的男子舞,有几百人的女子舞,还有十几人或四人表演的小型舞。唐高宗时的《神功破阵乐》、玄宗的《小破阵乐》,皆源出于此。《破阵乐》不仅在中原地区流传,还传至吐蕃(今西藏),并随着大唐王朝的盛势威名远播海外,在当时的印度、日本等国,亦“咸歌《秦王破阵乐》,闻其雅颂,与兹久矣”(《大唐西域记》)。
《破阵乐》 《破阵乐》 《破阵乐》又名《七德舞》,原名《秦王破阵乐》,是唐代坐部伎、立部伎中最著名的乐舞,也是一部很有影响的歌舞大曲。唐灭隋后,李渊称帝,封李世民为秦王。此曲即为歌颂秦王李世民带兵平叛将刘武周所编制。贞观元年(627),李世民……查看详情
八佾 八佾 佾,就是跳舞时的队列,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份、士二佾。每佾人数,如其佾数。另有一种说法称:“每佾八人。”现在没有定论哪种说法更为准确。《论语》中,孔子说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身为大夫而僭用天子之……查看详情
花部·雅部 花部·雅部 中国清代乾隆年间对不同戏曲剧种的代称。源于乾隆南巡时两准盐务为接驾而准备的供奉演出,其中包括了多种戏曲剧种和戏班。为了便于管理和随时应召,当地官绅将各种戏班集中到扬州,分列为花、雅两部,原来只是对两个不同演出部门的称……查看详情
弹词 弹词 弹词,也叫“南词”,是清代主要流行于南方民间的兼有说唱的曲艺形式弹词的演出至为简单,二三人(甚至是单人)用琵琶、三弦伴奏即可。弹词的文字,包括说白和唱两部分,前者为散体,后者以七言韵文为主,穿插以三言句。语言上则有“国音”(普……查看详情
宫调 宫调 中国传统乐学把音乐实践中音、律、声、调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起来,用以表明调性范畴的全面情况的基本理论。音乐实践中所用一定音阶(音)的各个音级(声),各相应于一定的律高标准(律),构成一定的调音体系;某一调音体系中的音阶,又都具体……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