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像-中国古代音乐表演

时间:2024-11-10 08:08:04关键词:造像,音乐表演

造像

造像古时为人祈福,经常在僧寺或崖壁间用石头、木头、金属等刻成佛像,或泥塑成像,称为造像,又称造象。大体以石刻为主,也称石造像。造像出现的时间,大体在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一般可分为个体石造像和造像碑两种:前者直接以石造像,主像多为圆雕,像身背部、台座或碑面铭记,两旁、左右侧和碑阴处一般刻有信徒姓名以及造像年月:后者是在碑形石或柱状石上凿成各种造像,雕刻手法以浮雕为主,碑石高广不一,厚度常为二十厘米上下,碑的正面上方刻佛龛和佛像供养人像:佛龛上方是碑额,上圆下方,刻满纹饰。现存最早的造像是孔望山佛教造像,出现在东汉桓、灵时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中的造像,规模广为人知。

造像-中国古代音乐表演

《霓裳羽农曲》-中国古代音乐表演

《霓裳羽农曲》 《霓裳羽农曲》 《霓装羽衣》是唐代大曲中的法曲名作,为大型乐舞套曲。音乐情调幽雅清丽,表现了虚无飘逊、美妙神幻的境界。舞蹈是根据乐曲编排的,有独舞、双人舞和群舞等形式,白居易《霓裳羽衣歌》,详细描述了这套大曲的曲式结构和音……查看详情

斗彩-中国古代音乐表演

斗彩 斗彩 也称豆彩,斗彩创烧于明成化时期,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先在胎上画好图案的青花部分,罩上透明釉,入窑焙烧:烧成后,在留出的空白处用低温彩料填绘,再人烘炉中烘烤,即成斗彩。青花是构成整个斗彩画面的主色,釉上……查看详情

傩-中国古代音乐表演

傩 傩 古代以乐舞驱鬼祭典的一种形式。源于巫文化,在周代的宫廷乐舞中占有一定地位。后来逐渐发展成娱乐性的民间舞蹈,广泛流行于江西、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安徽等地。早在殷墟甲骨卜辞中就有关于傩的记录,较早记录傩舞表演情况的为《后汉书·礼乐……查看详情

《乐府杂录》-中国古代音乐表演

《乐府杂录》 《乐府杂录》 唐段安节撰,全书共一卷,主要对唐代开元以后的音乐、歌舞、俳优、乐器等问题进行了考证。书中并录有歌舞艺人姓名。通过此书可考知有唐一代音乐体制的变化,它是研究唐代后期礼乐制度、音乐、舞蹈、戏曲发展轨迹的宝贵资料,可……查看详情

弹词-中国古代音乐表演

弹词 弹词 弹词,也叫“南词”,是清代主要流行于南方民间的兼有说唱的曲艺形式弹词的演出至为简单,二三人(甚至是单人)用琵琶、三弦伴奏即可。弹词的文字,包括说白和唱两部分,前者为散体,后者以七言韵文为主,穿插以三言句。语言上则有“国音”(普……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