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粟论
贵粟论贵粟论是主张提高粮食地位或农产品价格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思想。我国古代有许多人主张贵粟。战国时商鞅在秦国采取了提高粟价、奖励农耕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对后世影响最大、最具有典型性的贵粟论者是西汉时期的思想家晁错和他的《论贵粟疏》。
晁错反对商人对农民的剥削,并认为这是商人对农人之“兼并”并使农人流亡的根本原因。对农民,晁错又抱着极大的同情。这种对前资本主义商业贱买贵卖进行欺诈的深刻揭露和生动描绘,是他以前的思想家论述不多的。晁错提出的“贵粟”主张更多地着眼于农民的疾苦,而不仅仅是统治者治国安邦的方略。
对于如何实行贵粟,晁错提出可以用捐献粟米的办法取得官爵或抵除罪役。这种具体办法把自古存在的重农思想推到了新的高峰。晁错认为实行贵粟政策能取富人的余粟以供上用,能减少贫农的捐赋,即所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项建议被文帝采纳后,对促进“文景之治”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晁错的贵粟论所表现出来的重农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直至几千年后人们还引用他的话强调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耕战论 耕战论 亦称“农战论”,战国时期将重农与重战相结合以实现富国强兵的一种政策主张。战国时兼并战争频繁,各国普遍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和增强军事力量。在秦国主持改革的商鞅更是把农战提到空前的高度,作为根本性的国策。他认为农业既是国家财政收人……查看详情
轻重论 轻重论 中国古代著作《管子》中以商品流通过程为研究对象的货币价格理论。,《管子·轻重篇》主要讲商品流通、货币流通和价格的关系。后人凡是讲到轻重理论或轻重之学,都是指《管子》的轻重理论。 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国内商品货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查看详情
本末论 本末论 中国思想家关于农业和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思想理论。“本”“末”二字均源于树木的“木”字,“本”表示基干,“未”表示末梢。人们用它形象地比喻农业和工商业的关系。 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大都以农业为“本业”,以“雕文刻镂”……查看详情
富民论 富民论 中国古代主张藏富于民的经济思想。其基本内容是减轻人民的赋税负担,使人民富足,国家安定。 儒家鼻祖孔子坚决反对重税搜刮民财,主张敛从其“薄”。《大学》认为,人民的富足关系着国家的存亡,“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孟子把薄税敛、……查看详情
耕者有其田 耕者有其田 孙中山晚年在国民党改组后提出的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口号,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一思想最早由清初思想家王源提出,他希望用国家行政权力强制推行,但当时是不现实的。孙中山到晚年才城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以……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