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田制
均田制北魏至唐由政府“均给天下民田”的土地管理制度。开始于孝文帝太和九年(485)的均田令。北魏统一北中国后,北方因长期战乱形成大量无主荒地,豪族恃势荫冒占荒,回乡农民得不到必要耕地,土地关系紊乱,赋源枯竭。对此,北魏政府整理户口,重建乡官组织,以三长制代替宗主督护制,并在这基础上把早年对迁移民户和俘虏实行的“计口授田”加以完善和推广,遂有均田制的推行。均田制名义上由政府授予人民耕地。土地分配实行先贫后富的原则。在这种制度下,地主不但保留原有土地,且可利用大量奴隶耕牛扩大占有地;但缺地农民和从豪族地主那里检括出来的苞荫户也可以分到部分无主荒地。继北魏之后的北齐、北周、隋、唐都继续实行均田制,其法与北魏基本相同而有所损益。如逐步取消了奴婢受田的规定,授田标准也有所变化。隋唐统一后把均田制推向全国,扩大了对各类人的授田,并放宽了对土地买卖的限制。均田农民不但世业田私有,口分田也因长期使用实际上转为私有,他们负担着课税性质的租庸调。均田制自始就没有也不可能彻底实行。它没有触动原有的地主土地私有制,不可能真正抑制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的发展,中唐以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农户纷纷逃亡,均田制实际上被废止。
漕运 漕运 秦汉以后历朝政府从各地调拨粮食运送到京都或其他地方的一种物流形式。由于主要依靠天然河道和人工运河运输,故称漕运,所运粮食即称漕粮;实际上除河运外,还有陆运、水陆联运,后来还有海运,也都统称为漕运。秦汉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帝国……查看详情
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是明朝中叶以后张居正改革推行的一项赋役制度。即把各州县的田赋、杂税和差役合并归一,去繁从简,统一征收;课税的主要对象由人丁改为田亩,各项赋税、差徭均摊到地亩中去,计亩征银;征收方法,徭役由官府雇募,除去潜粮、白……查看详情
两税法 两税法 唐代后期开始实行的以资产为依据每年夏秋两季征收地税和户税的赋税制度。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杨炎奏准实行两税法。其主要内容是:①将原来分别征课的租庸调、户税、地税及各项杂赋,统一以户税为计征基础加以简并。税目基本上保留户税和……查看详情
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 雄丁入亩是清政府将丁银(人头税)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清政府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正式命令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24621324人)和丁银(359万两)作为定数,以后增加人丁,永不加赋,定数之中的丁口如有缺额,以新增的人丁抵补。人丁……查看详情
市舶制 市舶制 中国古代管理海外贸易的制度。始于唐,历经宋、元、明数朝。 唐朝实行对外通商贸易的开放政策,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在广州设置市舶使专管海外贸易。由于唐朝已有禁榷制度,外国船只抵港后,要把货物样品呈送给市舶使,市舶使派人对货物进……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