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
博士博士,春秋战国时代儒家所说的“博学之士”的泛称,不是官名。博士作为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命群臣订帝制议帝号,博士参与其事,说明秦代已有博士官。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为学官,以传习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始有五经博士之称。汉以后历代皆设经学博士,或沿用五经博土旧名,或分称国子博士、太学博士、四门博士等。博士的选用,西汉和东汉以前采取征拜和荐举的办法,而且有一定的标准。到了东汉,任博士还须经过考试,只有精通《易》、《书》、《孝经》、《论语》的人,方能当选博士。
汉代被授为博土的,有人们熟识的贾谊、董仲舒等。桊代至汉代,博士的职责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到了唐代,设置国子、太学、四门等博士。另有律学博士、书写博士、算学博士,府学、州学、县学博士之称,均为教授官,而非中央官学传授儒经学官的专称。
列女传 列女传 亦称《古列女传》,古代女子家教读物,西汉刘向编。书中列举古代一百零五名妇女的事迹,每一事迹有四言赞语,附图解说明。后屡经传写,到宋代已非原本,其后续写本有《列女后传》十卷,高氏《列女传》八卷,皇甫謐《列女传》六卷等。它为研……查看详情
私学 私学 私人创办的学校。始于春秋时期。孔子设学于鲁国都城曲阜,外出游历时,弟子相从,为春秋末期最大的私人讲学团体。墨子创办的私学规模也较大,与孔子创办的学校齐名,并称“显学”。孟子“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许行倡躬耕自……查看详情
及门弟子 及门弟子 又称“受业弟子”,指直接从师受教的学生。从汉代始,人们习惯称受业弟子为及门弟子。大师讲学,学生往往有数百千人,经常采用高业弟子转相传授的教学方法。与及门弟子相对,指没有得到某人的亲身教授而又敬仰他的学问并尊之为师的行为……查看详情
乡学 乡学 西周设于乡(都城外百里以内的地方)遂(都城外百里以外的地方)的学校。其制度和名称,古籍记载不一。《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而《孟子·滕文公》却只说:“周日庠。”事实上,西周不可能有这样普遍的学……查看详情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 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此后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成为现在的模样。此书以人生哲学、处世之道为中心,涉及了……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