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四大书院
北宋四大书院指北宋时的嵩阳、石鼓、岳麓、白鹿洞等四所著名的书院。
嵩阳书院初名“太乙书院”、“太室书院”。原址在河南登封县太室山麓。五代后周时在嵩阳观设“太乙书院”,宋太宗时更名嵩阳书院。程颗、程顾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嵩阳书院遂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嵩阳书院院中原有汉武帝所封之将军柏三棵,故有“后人就柏而置嵩阳书院”之说。石鼓书院在湖南衡阳县北石鼓山回雁蜂下。宋仁宗赐“石鼓书院”愿额及学田。以后历朝历代都曾对书院进行扩建或修葺,韩愈、周敦颐、朱熹、文天样等接踵至此,或讲学授徒,或赋诗作记,或题壁刻碑,或寻幽揽胜,其状蔚为壮观。
白鹿洞书院是最早成为学者鸿儒讲学之地的书院之一,亦称“白鹿洞书堂”、“白鹿书院”、“朱晦翁书院”。原址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初为唐李渤与兄李涉隐居读书之地。相传李渤曾养白鹿以自娱,人称白鹿先生。白鹿洞因此而得名。宋初改名为“白鹿洞书院”。宋仁宗时因战乱被毁。南宋由理学大家朱熹就遗址复建书院,自兼洞主,白鹿洞书院这才扬名国内,并成为南宋以后七百年书院办学的样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
岳麓书院原址在湖南长沙岳麓山抱黄洞下,中国著名书院之一,享有“千年学府”美誉。唐末五代由僧人智珍等首建。北宋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南宋理学家朱熹等曾在此讲学,据说,鼎盛时期从学者有千人之众。三、塾学读本
乡学 乡学 西周设于乡(都城外百里以内的地方)遂(都城外百里以外的地方)的学校。其制度和名称,古籍记载不一。《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而《孟子·滕文公》却只说:“周日庠。”事实上,西周不可能有这样普遍的学……查看详情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 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原名《幼学须知》,清程允升著,后经邹圣脉增补,改名《幼学琼林》。全书四卷,涉及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查看详情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 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此后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成为现在的模样。此书以人生哲学、处世之道为中心,涉及了……查看详情
龙文鞭影 龙文鞭影 古代蒙学课本。初名《蒙养故事》,明代萧良友撰,夏广文注,后杨臣诤补订,易名《龙文鞭影》,以古代良马,见鞭影而疾驰,代指读此书可收到“逸而功倍”的效果。书分上、下两卷,内容包括自然名物和历史典故,均为四言韵文,按韵部编排……查看详情
学记 学记 《礼记》中的一篇,先素儒家教育教学思想的总结,是教育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学理论的著作。其突出的贡献在于它所提出的有关课程安排、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思想。 《学记》首先提出了师道尊严的思想,为后世尊师重道风气的形成提供了依据。……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