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期
请期此为传统婚礼的第五个环节。纳征之后,男家通过占卜选得结婚的吉日,为了表示对女方的尊重,就派使者到女方家,请求他们指定婚期,这个仪式称为
“请期”。女方的家长会很谦逊地说:“这个日期,还是请尊府来决定吧。”谦让一番后,使者将已经卜好的日子告诉女方家。女方家表示接受,使者返回复命。以后这项礼仪多从简,常在送聘礼的同时决定婚期。清代以后,请期多称通信,即男家用红笺,将过礼日、迎娶日等有关事项一一写明,由媒人或亲自送到女家,并与女家商议婚礼事宜。
媵妾 媵妾 古代婚姻制度的一种风俗。在周代,诸侯娶一国之女为夫人,女方须以姪(兄弟之女)娣(妹妹)随嫁,同时还须从另外两个与女方同姓之国各请一位女子陪燎,亦各以侄、娣相从,一共九人,只有夫人处于正妻地位,其余都属于媵妾。媵(音映),相送,……查看详情
年龄称谓 年龄称谓 ,到了年龄不同阶段,都有一些不同的称谓,除了是直接称岁数,比如“年方二八”、“八十高龄”、“九十高寿”等等;以及一些不确定年龄的统称,比如“秩”,一秩等于十岁,六十以上称“开七秩”。还有一些有趣的说法,比如根据人的容颜……查看详情
亲迎 亲迎 亲迎,现在叫迎亲,是婚礼的最后一步,也是婚礼的核心。从纳采到请期这五个步骤都是男方家派使者到女方家进行,而且都是在早上。唯独亲迎,是新郎亲自到女方家,并且时间是在黄昏的时候。为什么在黄昏呢?上古时代流行抢婚,而抢婚需要借助夜色……查看详情
纳吉 纳吉 此为婚礼的第三步。男方拿到女子的姓名、八字后,到宗庙或者祖宗牌位前占卜,如果结果很吉利,便派使者前往女方家通报,这就是“纳吉”。按照礼仪,女方的家长得到消息后,应该很谦虚的回答道:“小女教养不够,粗鄙不堪,实在难与令郎匹配。但……查看详情
纳征 纳征 这是婚姻六礼的第四步。亦称“纳礼”、“纳币”、“纳成”、“父定”,后世俗称“纳财”、“大聘”、“过大礼”、“下财礼”等。这是纳吉之后,男家给女家送聘礼的仪式,表示婚姻进人正式准备阶段。先秦的聘礼比较简单,一般取其象征意义,如士……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