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穆
昭穆昭穆是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指宗庙、基地或神主的辈次排列。古人在室内座次以东向为上,其次才是南向、北向和西向。故以始祖居中,东向;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的左方,朝南,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朝北,称穆。简而言之,昭穆就是宗庙、坟地和神主的左右位次,左为昭,右为穆,故亦称左昭右穆制,以此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次序、亲疏远近。昭者,明也,南向朝阳而明亮,故为昭:穆者,冥也,北向背光而冥昧,故为穆。昭穆制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且有一定的配享制度。《礼记·王制》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候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在这种宗庙数量的排列顺序上呈现出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地位越高的人其宗庙中可以供奉的祖先就越多,相反,地位越低的人其宗庙中所供奉的祖先就越少,以此通过宗庙和祖先数量的多少来象征尊卑上下的等级关系。
墓庐 墓庐 古代父母或师长去世后,其子或学生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筑小屋,居住其中以守护坟墓,叫做墓庐。此风俗早在周代就有。《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死后葬于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决而去。唯子贡庐于冢上,六年乃去。汉魏之时,庐……查看详情
凶礼 凶礼 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周礼·春官·大宗伯》日:“以凶礼哀邦国之忧。”郑玄注云:“哀”是“救患分灾”之意,是以实际措施抗灾救患,不限于表达哀阀之情。凶礼主要有丧礼和荒礼两大类,细分则有丧礼、荒礼、吊礼、检礼、恤礼等五种。丧礼以……查看详情
军礼 军礼 军礼是指军队操练征伐之礼,与战事相关,《周礼·春官·大宗伯》日:“以军礼同邦国。”《周礼》所说的军礼包括大师之礼、大均之礼、大田之礼、大役之礼和大封之礼五种。大师之礼用于军队出征,有天子亲征与命将出征之不同,出征前均要祭告天地太……查看详情
吉礼 吉礼 吉礼是指祭祀之礼,古人祭礼为求吉祥,故称吉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云“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祇)”,将祭礼对象分为人鬼、天神、地祇三类,每类之下又细分若干等。天神之祭主要包括祭祀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星名)、风伯雨师等……查看详情
斋戒 斋戒 斋戒指古人于祭祀之前,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独居,以示诚敬的行为。斋戒又分为“斋”与“戒”。“斋”又称致斋;“戒”又叫散斋。致斋宿于内室,散斋宿于外室,古代天子或诸侯主要住宿地称“正寝”,里面还有内室。平时致斋,患病或无重……查看详情